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国内多采用CARTO系统和环肺静脉标测导管引导左房内环肺静脉电隔离(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射频导管消融术式,并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但其消融成功率、复发率和安全性与学习曲线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和比较单中心单一术者采用上述单一术式在不同阶段的消融成功率,围术期安全性和复发率的结果。方法: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PAF患者258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前86例患者为组Ⅰ,中间86例患者为组Ⅱ,后86例患者为组Ⅲ。将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um dimension,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fraction,LVEF),是否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甲亢、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心肌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统计分析三组的术中参数(X线曝光时间),术后早期复发率、远期复发率以及再次消融情况,总结单中心6年中应用CPVI消融术式治疗PAF的学习曲线,观察三组间常见消融术后并发症(心脏压塞、脑血栓/血栓栓塞、皮下血肿、食管心房瘘、肺静脉狭窄)发生情况的情况。同时按房颤消融术后是否成功,将258例患者分为消融成功组137例及复发组121例,并将年龄、性别、房颤持续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房颤早期复发、心脏超声(LAD、LVEDD、LVEF)作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成功组与复发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AF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发生率、LAD直径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组Ⅰ、组Ⅱ和组Ⅲ的X线平均曝光时间分别为50.3±16.2min、27.5±12.6min和13.2±8.9min,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Ⅰ至组Ⅲ患者的早期复发例数分别为38/86(44.2%)、26/86(30.2%)和21/86(24.4%),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消融后1年时消融成功率分别为44.2%,51.2%,64.0%(P<0.05),三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Ⅰ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0%(12/86),其中心脏压塞4例(4.7%),脑血栓3例(3.5%),皮下血肿4例(4.7%),肺静脉狭窄1例(1.2%)。组Ⅱ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7%(4/86),其中心脏压塞1例(1.2%),皮下血肿3例(3.5%)。组Ⅲ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2/86),皮下血肿2例(2.3%)。三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项并发症发生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众多变量中,早期复发和LAD增大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通过对本中心单一术者采用单一术式(CPVI术)射频导管消融治疗PAF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在成熟术者中CPVI术治疗PAF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在导管消融术者技术和经验未成熟阶段,手术成功率较低,复发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延长,故对于房颤导管消融术者的早期强化培训与管理对提高成功率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在众多因素中,房颤早期复发和LAD增大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