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准分子激光鞘技术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鞘系统拔除电极的病例特征、围手术期的管理,明确手术拔除的适应症、手术结果、预后转归的相关因素,为后续的使用提供经验。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准分子激光鞘系统行经静脉拔除电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患者的病例特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15例使用准分子激光鞘技术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患者,平均年龄59.3±15.4岁,其中男性11例(73.3%)。既往植入CIED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53.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40%,其中1例合并扩张性心肌病,1例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1例(6.7%);植入的CIED类型分别为:DDD12例(80%),ICD1例(6.7%),CRT-P1例(6.7%)、VVI1例(6.7%)。电极平均植入年限12.0±7.2(2~26)年;患者植入电极导线数目中位数为2,四分位间距为1。手术的适应症分别为:装置相关感染13例(86.7%),电极故障2例(13.3%)。13例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类型疾病,包括严重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肝硬化失代偿期等;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入路静脉狭窄或粘连,其中5例(33.3%)入路静脉完全闭塞。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首选SLSII激光鞘分离粘连组织,4例患者(26.7%)手术过程中出现电极导线断裂,使用下腔静脉回收装置拔除断裂电极,1例(6.7%)因术中右心房破裂经内外科联合拔除电极。手术完全成功11例(73.3%),临床成功3例(20.O%),1例失败(6.7%);使用激光鞘完全拔除电极导线31根(81.6%,31/38);其中15根心房电极(100%)均使用激光鞘完全拔除,17根心室电极(73.9%,17/23)完全拔除;严重并发症1例(6.7%,心包穿刺无法缓解的心包填塞,外科开胸手术修补右心房并拔除心室电极)、轻微并发症2例(13.3%)。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后遗症;1例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未再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3个月后因肝硬化去世;所有因设备感染行电极拔除术的患者,术后经充分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完全控制。
  结论:
  本研究使用激光鞘拔除电极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心房电极较心室电极拔除成功率更高。心血管植入装置相关感染、无功能/废弃电极是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主要适应症,PET/CT可用于识别不能确诊的可疑感染患者。老年患者、上腔静脉途径闭塞或狭窄/粘连、电极植入时间较长、需要拔除三个以上电极等会增加TLE的手术难度,更易发生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TLE手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时,需立即行外科手术修补,手术最好在杂交手术室进行,并与外科团队和麻醉师保持密切联系。
其他文献
学位
背景: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发现左、右半结直肠癌在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分子特征、对治疗的反应、预后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而造成左、右半结肠癌之间差异的原因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从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外泌体切入,对二者之间分子层面的差异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及试剂沉淀法从健康志愿者以及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分离外泌体,分别从透射电镜、纳米颗
学位
期刊
背景和目的:胰腺导管腺癌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容易在诊断初期发生局部广泛侵袭和远处转移。然而,由于对胰腺导管腺癌早期发生侵袭转移的机制并不明确,目前对于这种肿瘤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发现与疾病和表型相关遗传变异的重要方法。有研究报道,这些易感基因和遗传变异不仅可以影响疾病易感性,在疾病的进展和患者预后以及化疗敏感性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际范围内已经发表多篇与胰腺导管腺癌相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第—部分抗热休克转录因子1抗体作为特发性炎性肌病新型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  目的:肌炎自身抗体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inflammatorymyopathy,ⅡM)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研究旨在应用人类蛋白质组芯片技术筛选ⅡM的新型抗体,并在大样本的ⅡM患者中明确新型抗体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研究采用人类蛋白质组芯片技术筛选ⅡM中的未知抗体。联合应用酶联免
背景和目的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癌症发病的首要原因,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约占全部乳腺癌类型的20%。TNBC以进展快、易复发、高转移为特点,临床上缺乏有效成像及治疗特异性靶点,手术是唯一可治愈的方法。本课题拟选择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为靶点,采用多种分子影像成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