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吩噻嗪衍生物构建纯有机室温磷光电致发光材料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有机发光器件(OLEDs: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开发,终于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OLED产品的身影,例如手机及电视显示屏、照明等。OLED器件的组成中,发光材料占有核心地位。截至到目前,主要有三代发展的比较完善的发光材料。第一代为传统荧光材料,制备的器件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较低的效率滚降,但激子利用率上限仅为25%,限制了器件效率的提升。第二代为重金属配合物的传统磷光材料,激子利用率上限提升至100%,但是器件稳定性无法与基于荧光材料的器件相比,并且重金属配合物具有制备难度大、造价昂贵、资源紧张等缺点。第三代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材料,通过反系间窜越达到了100%的激子利用率。作为纯有机小分子,TADF材料是发光材料发展中的一项很大的突破。除了这三类材料,纯有机室温磷光(RTP: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材料作为一种纯有机的发光材料,它的激子利用率理论上同样可达100%,具有应用于制备高效OLED器件的潜力。但是由于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寿命可达毫秒甚至秒,三线态激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猝灭失活,其薄膜状态下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一般都很低。因此早期大多数科学家将其应用于生物成像、防伪加密、功能传感器等领域。近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将室温磷光材料应用于有机发光器件中,但是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研究的进展比较缓慢。如果能够在器件效率上做出突破,将是有机发光材料发展历程上的又一个里程牌。作者关注了这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博士期间的工作围绕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而展开。在本论文中,作者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吩噻嗪衍生物,基于此设计了一类发射磷光的电致发光掺杂薄膜,进而制备了一系列高效的纯有机OLED器件。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二章中,作者将两个吩噻嗪基团引入苯环、联苯和萘环合成了Ph-DPTZ、DPh-DPTZ和DPTZN。吩噻嗪是富含电子的芳香族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sp~3杂化的硫原子和氮原子使得与其相连的苯环形成了大弧度的二面角,整个分子呈现出特殊的非平面蝴蝶状构型。因此吩噻嗪的骨架同时具有刚性和柔性,分子堆积时抑制了强烈的π…π堆积,减弱了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有利于提升磷光发射。三种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十分简单,通过一步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即可获得产品。本论文提出的电致发光薄膜中,主体分子三嗪-苯并咪唑衍生物PIM-TRZ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合成过程在本章也有介绍。第三章中,作者首先测试了DPh-DPTZ和Ph-DPTZ的性质。两种分子的热稳定性都很好,符合制备OLED器件时真空蒸镀的技术要求。在固体状态下,两种分子在460 nm左右为荧光发射峰,在560 nm左右处具有磷光发射的组分。瞬态衰减寿命测试得到Ph-DPTZ和DPh-DPTZ的560 nm处长寿命分别为124.3μs和260.0μs。晶体状态下,分子的排布规则紧密,丰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得非辐射跃迁减少,两种分子的磷光发射峰都有所提升。作者将两种分子分别与PIM-TRZ掺杂在一起制备了掺杂薄膜。10%DPh-DPTZ:PIM-TRZ和10%Ph-DPTZ:PIM-TRZ掺杂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发射峰位于560 nm,长寿命分别测试为17.8μs和19.5μs,变温寿命测试证明其具有室温磷光性质。10%DPh-DPTZ:PIM-TRZ和10%Ph-DPTZ:PIM-TRZ掺杂薄膜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达46%和44%。作者使用此类掺杂薄膜作为发光层制备了两种器件,分别可以达到13.8%和13.0%的外量子效率,器件效果十分优越。第四章中,作者将中心的苯环和联苯更换为萘环,得到了DPTZN。DPTZN在晶体状态下产生了位于465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和570 nm处的磷光发射峰,并且磷光峰发光强度更高。通过真空蒸镀制备的DPTZN的薄膜在570 nm处的磷光峰发光强度虽有所下降但依旧不容忽视。制备得到的DPTZN晶体中,DPTZN具有两种不同的构象,分别为顺式(Cis-DPTZN)和反式(Trans-DPTZN)。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is-DPTZN的T1→S0的跃迁为分子内电荷转移态,旋轨耦合常数为1.28 cm-1,此构象被认定为DPTZN磷光发射的主要来源。作者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DPTZN/PIM-TRZ]掺杂薄膜,变温寿命测试其发光为磷光发射。10%DPTZN:PIM-TRZ掺杂薄膜发射峰的峰值为570 nm,与DPTZN晶体的磷光发射峰相吻合。10%DPTZN:PIM-TRZ掺杂薄膜长寿命测试为87.0μs。10%DPTZN:PIM-TRZ作为发光层的电致磷光OLED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1.5%,最大功率效率为32.6 lm W-1。第五章中,由于上章获得了高效光致发光的掺杂薄膜,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这类薄膜的优势,作者提出了优化的室温磷光敏化荧光体系[PIM-TRZ/DPTZN/Rubrene]。其中,PIM-TRZ为主体,DPTZN为磷光敏化剂,Rubrene为荧光发光材料。在器件发光层中掺入Rubrene后,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当Rubrene掺杂浓度为0.3%时,器件的效果最好,外量子效率相比于不含Rubrene的磷光器件(11.5%)提升到了15.7%。敏化器件中Rubrene的掺杂浓度从0.3%增大至1.0%时,Rubrene的浓度猝灭导致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逐渐降低。DPTZN作为能量从PIM-TRZ向Rubrene传递的桥梁不可或缺。当器件中不含敏化剂DPTZN时,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只有3.8%。作者测试了[PIM-TRZ/DPTZN/Rubrene]掺杂薄膜的发光光谱和瞬态衰减寿命,随着Rubrene掺杂浓度增加,光谱逐渐变窄,最终接近Rubrene的发射峰形;瞬态衰减曲线也逐渐下降。这进一步证明了能量由DPTZN传递至Rubrene,掺杂薄膜的最终发射为Rubrene的荧光发射。Rubrene的甲苯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和10%DPTZN:PIM-TRZ的光致发光光谱具有很大的重叠面积,由此计算得出F(?)rster半径()为29.6nm。较大的F(?)rster半径有利于DPTZN向Rubrene的F(?)rster能量传递。PIM-TRZ具有相依赖性的磷光,作为主体提升了掺杂薄膜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IM-TRZ的两种晶体样品crystal-Et OH和crystal-PE在500 nm和550 nm处均有明显的磷光峰。crystal-PE的磷光发射比crystal-Et OH的强。理论计算得到crystal-Et OH和crystal-PE的T1与S0之间的旋轨耦合常数分别为0.703 cm-1和0.785 cm-1,S1与T1之间的旋轨耦合常数分别为0.371 cm-1和0.790 cm-1,与实验结果相符。PIM-TRZ在薄膜和固体状态下也具有低比例的磷光发射,其三线态激子也具有被利用的可能。作者总结了电致发光薄膜中能量传递的过程。电流注入PIM-TRZ,产生了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它们分别通过F(?)rster和Dexter能量传递到DPTZN。DPTZN的单线态能量通过系间窜越传递到三线态,随后三线态激子通过长程的F(?)rster能量传递到Rubrene的单线态,发射荧光。其中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PIM-TRZ主体稳定和增加了DPTZN的三线态激子,提升了器件的效率。
其他文献
该文全面梳理从1930年代开始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与德国包豪斯相关的教育方式、设计理念、图像、人物、产品在中国的传播。该研究借鉴了社会学和文化理论,以“匿名”和“版本”这两个概念搭建论述框架。“匿名”指的是包豪斯人的设计或观念在不及“包豪斯”名字的情况下以商品流通、人际交流和图像的方式在中国传播,也指“包豪斯”话语塑造过程中主体的多重和逻辑的隐蔽。然而,“匿名”也是一种“版本”。“多版本”则展现了
地方政府创新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尚未被充分重视与探讨的研究主题。流行的善治模式、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再造运动都强调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而地方政府创新有效性正是对政府创新活动结果的探讨。同时,保持地方政府创新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也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到学科发展水平、相关数据资料不可获得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诸多公共行政领域研究者虽然
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锂回收工艺复杂且污染较大,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应用。钠离子电池(SIBs)和钾离子电池(PIBs)由于Na/K资源丰富,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石墨是商业锂离子电池常用的负极材料,虽然其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但容量和倍率性能较低,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等产品长续
烯烃(包括其衍生物)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是合成化学中的重要原料。烯烃可以通过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等转化成其它的线性化合物。与此同时,烯烃还能与其它化合物发生环化反应得到环状化合物,深受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几十年以来,大量有关烯烃参与的分子间环化合成环状分子特别是合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工作已经被报道。尽管如此,开发新的烯烃分子间环化反应合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仍然是必要的。
图在三维空间上表现为由线连接的点.三维空间中的点是图的顶点,连接它们的线是图的边.图G=(V(G),E(G))由非空顶点集合V(G)和不与V(G)相交的边集合E(G)组成.图G的亏格分布指的是序列:γk(G),k=0,1,…,其中γk(G)表示图G在可定向曲面Ok上不同的嵌入个数.图的欧拉亏格分布指的是序列ε,(G),i=0,1,…,其中εi(G)表示图在欧拉亏格为i的曲面上不同的嵌入个数.图的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党培养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中共中央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必然。本文以系统性分析的视角和方法,以初创于瑞金时期的中央党校为起点,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沿着时间的线索研究“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统”的演化逻辑、内涵特点以及价值启示。从理论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教学、理论宣传、理论实践等五个维度系统概括中共中央党校在1933
唐代岭南国家化是唐王朝对岭南这一边缘地区进行的政治控制与整合。这一进程表现为“中央—地方”“华夏—蛮族”“本国—邻国”三对矛盾的演进,实现了岭南领土效益的提升。领土效益是国家从一块领土获取资源的能力。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其领土效益有高低之别,其中效益较高的可以称为核心地区,反之则为边缘地区。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岭南都是国家疆域内主要的边缘地区之一,而唐代则是岭南国家化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
土壤湿度是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反映土地退化与表征地表干旱信息的重要指标,关系到植被的长势、作物的生长状况与粮食的生产,同时也是水文、气候、农业、生态等领域的重要参数。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被动微波土壤湿度产品,这一系列的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提供了大面积范围的土壤湿度分布状况,为研究全球范围或大区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但这些土壤湿度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25~
近年来,Filippov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人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植物病害综合治理、农业害虫综合治理和自然界捕食者和食饵共存等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中.本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了几类平面Filippov生物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包括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策略对植物病害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食饵避难所对于食饵-捕食者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害虫综合防治策略对于害虫-自然天敌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本论文首先建立了两类具有阈值控
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生物医用型材料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金属基催化剂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是制备聚己内酯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有机锡、铝类化合物是工业上开环聚合制备聚己内酯的常用催化剂,催化活性高,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诸如催化过程副反应严重、聚酯分子量分布较宽、催化剂稳定性较低、催化剂残余带来的细胞毒性等,因而限制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设计合成新型低毒、高效且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