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公园的空间格局、便利性与宜人性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憩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是现代城市四大主导功能之一。城市公园自出现以来,就一直是城市居民日常最主要的公共游憩空间,公园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直接关系着人们日常游憩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共游憩空间的城市公园也是一种公共物品,随着居民对游憩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城市公园这种公共物品的关注不仅仅是其数量及其空间分布,能否方便快捷地进入公园以及城市公园为人们日常游憩带来的满意程度和公园的宜人性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北京自奥运会承办以来,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很快,公园空间分布不断扩展,中心城区和外围已出现了多样的公园类型,为满足北京市民日常游憩做出了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但北京目前城市公园的数量和面积是否充足、空间分布是否合理、居民是否方便快捷进入公园以及居民对公园的游憩功能是否满意,这些问题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并且,当前北已经提出“世界城市”和“三个园林”建设目标,如何构筑与“世界城市”、“三个园林”相匹配的城市游憩空间,无疑为北京城市公园下一步的建设发展和优化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居民普遍关注的公园格局、公园便利性和公园宜人性为切入点,试图对北京目前城市公园这种公共游憩空间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入深入揭示,以尝试为北京未来城市公园的空间发展和优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围绕这一目的,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对应着论文的八个章节。  第一章:从城市公园的实践发展、城市居民游憩的关注焦点以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三个园林”的现实需求等角度,提出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继而从理论、实践和方法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根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制定了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从公园空间分布及格局、公园便利性、公园宜人性、公园游憩行为、公园规划建设理论等论文相关研究领域,对当前国内外城市公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及对本文的借鉴。  第三章:对论文的研究区选择、主要数据来源及数据库建立、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等论文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整体说明。  第四章:利用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普查的公园明细数据,通过北京市电子地图建立公园空间分布的矢量和栅格数据,然后基于ArcGIS、Fragstats等软件平台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标,采用整体格局、分区格局和梯度格局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10十年北京城市公园的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揭示了引起空间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当前城市公园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基于公园便利性的定量分析和评价是衡量城市公园空间分布是否合理的客观标准,以2010年北京城市公园空间分布现状为参照,借助ArcGIS和SPSS等软件平台,结合北京城市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发展等数据,通过缓冲区分析法、最小邻近距离法、引力模型法和费用加权距离法等四种方法对北京城市公园的便利性进行了较全面、多方位的分析,并揭示了影响公园便利性的因素。  第六章:城市公园的宜人性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城市公园提供的游憩功能所能为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这种宜人性称作游憩满意度;另一种含义是从城市公园作为公共物品角度出发,衡量城市公园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对人的满足程度,这种宜人性称作外部宜人性。本章基于游憩满意度评价法和环境享受价格法,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个维度测度和表征了北京城市公园的宜人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在第四章至第六章对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便利性和宜人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北京城市公园空间发展上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从增加公园数量和面积、优化公园布局和结构、完善北京城市交通网络、合理引导城市公园周边土地开发和丰富城市公园内部游憩设施和活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进一步优化和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对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主要创新点、研究不足及其展望进行了整体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北京城八区公园的便利性整体较优、但仍需优化,北京城市公园具有显著的宜人性;主要创新点包括:基于景观生态指标对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的分析,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多方法运用对北京城市公园便利性的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的评价对北京城市公园宜人性的分析等;本文在资料的收集、研究区与研究年限的选择以及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游憩是人们的永恒需求,城市公园已经是并将一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场所,对城市公园这种公共游憩空间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公园游憩空间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也能为北京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科学发展实践做出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土壤侵蚀是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进一步加剧了流域内的生态退化及水质污染等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公路建设通过扰动自然环境进而改变降雨产流过程,从而剧烈增加流域内土
煤层气地面集输巡检动态应急决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建立适合山区道路最优化路径算法的基础上对煤层气田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决策,并建立多目标抢险救灾规划模型,这里包括了两个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大中型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何缓解热岛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学者越来越关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全球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主要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口的流动,促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2011年12
[花卉写生]2003 45×53㎝镜片水墨[花卉写生]2003 45×53㎝镜片水墨边平山作品 [Flowers and Paintings] 2003 45 × 53㎝ Lens Ink [Flowers and Sketches] 2003 45 × 53
期刊
乌兰木伦剖面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层位记录了末次间冰期末期至末次冰期前期由湖沼相与沙丘砂构成的11个沉积旋回。通过粒度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层段的沉积物以细砂为
土壤动物群落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空间作用关系,是揭示土壤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基础。为揭示鞘翅目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空间格局,并分析环境因子及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建设用地不断向外扩展,市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边缘不断扩张,北京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