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拓扑辨识与自适应频率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一直都是电力行业的学者与从业者一直所追求的目标,要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对系统的各项参数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其中很重要的参数就是电力系统的拓扑信息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频率。电力系统的拓扑信息对于电网的状态估计,最优潮流计算,实时意外故障分析以及安全性评估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电力系统的运行频率则直接在根本上决定了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随着国内居民用电的不断增加,电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电网的结构也在不断复杂化,并且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诸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这些新型发电技术在不断的融入现有的电网之中,这些新能源在提供环境友好型发电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由于自身特性而产生的问题,例如它们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等。这些情况都会使电网的拓扑产生不确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电力系统的运行难免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事故的影响导致某些线路断路。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拓扑发生变化。这些情况倘若能够根据当前系统采集的数据,对拓扑进行辨识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当这一方式不可行时,就要考虑在这种拓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传统的电力系统拓扑辨识都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来进行的,但这种采样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陷,电力系统在稳态运行时,其产生的数据之间差异很小,要获取足够多的有效辨识数据需要很长的时间。传统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都是基于确定性状态参数进行的,而实际上电力系统在很多时候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参数,考虑在某些参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考虑电力系统的暂态动力学过程,基于暂态过程数据进行拓扑辨识,并在拓扑不确定性的假设下,对电力系统的频率控制进行了设计,通过挖掘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电力系统动力学特征,实现了拓扑辨识和频率自适应控制过程。首先,针对电力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与Kuramoto模型之间的等价性,结合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特征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基于该模型,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特征进行了提取,介绍了基于压缩感知的拓扑辨识方法,再对电力系统拓扑不确定下的同步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介绍了自适应控制的相关理论。其次,基于所建立的电力系统拓扑模型,将拓扑辨识问题转化为稀疏向量的估计问题,利用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产生的丰富数据,对拓扑辨识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了加权平均策略,通过对冗余数据的利用,基于多次辨识结果,对辨识冲突的情况进行处理,提高了拓扑辨识的效率和准确度。此外,本文在IEEE标准测试系统中对所提辨识算法和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再次,研究了拓扑信息不确定下的电力系统频率自适应控制问题。考虑到弱阻尼发电机和强阻尼发电机的不同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于弱阻尼发电机,在拓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设计了一种能够补偿拓扑参数对同步过程影响的自适应控制器,还考虑了噪声对自适应控制器的影响,从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对于强阻尼发电机,对其进行了奇异摄动分析,将频率同步与相角同步的时间尺度统一,在此基础上对其设计了指数收敛的控制器,并对控制器的收敛速度进行了分析,从理论分析证明和仿真试验两个层面对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在基于频率同步控制的同时,设计了一种功率均衡策略,以牺牲一部分同步控制品质为代价,实现了发电机节点之间的功率均衡,进一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将要展开的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林良是明代前期的宫廷画家,善画花鸟画,现存作品有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类,其水墨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写意禽鸟成就最大并著称,他的画面多以自然野趣为主要题材,笔下的禽鸟形态十分生动自然,带有无拘无束的天性气质和顽强的生命力。林良的写意花鸟画独具风格、自成一派,开创了明代的水墨写意花鸟画面貌。本文首先对林良写意花鸟画中禽鸟的表现与笔墨技法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毕业创作《憩》系列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学位
本文基于笔者自身经历及创作感悟进行撰写。作为一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孤独在笔者成长环境中如影随形,在不断探索自身的情感变化的道路上,以此记录孤独的情感与渴望陪伴的内心诉求以及对当下艺术表达形式的理解与体会。在自身艺术创作中通过对画面中人与兔形象之间的推敲、大量的色彩运用等问题,尝试探寻自己内心需要的绘画语言。此次创作是一次“自我写照”的尝试,以小见大,独生子女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这种孤独感,对
学位
油画艺术自传入中国,便开始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生与发展,意象油画是中西绘画理论与实践的嫁接产物,经过老一辈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中国当代油画形成了鲜明的意象特征。其画面强调情景交融的艺术生成,将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中的书写性充分融入到油画材料与技法之中,在视觉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主张画面的“情”与“境”的营造,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格局,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从而达到“立象以尽意
学位
吴昌硕是清末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尤擅篆书,五体兼备,是清末篆书的一代宗师。吴昌硕的篆书风格的形成及其临创的方向和自成一派的创作手法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其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在笔者的临创实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清末金石研究的兴起推动了吴昌硕篆书风格的形成,其章法雍容端庄又富于变化;结体厚重古朴又不失和谐均匀;线条圆润豪放且规整平实。笔者以吴昌硕各阶段篆书作品(多以吴昌硕《石鼓文》为例)中艺
学位
本文基于对套色木刻作品《苍》与《时光》进行分析,阐述创作过程中关于画面的处理以及情感倾向的表达,通过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式,来探索套色木刻中技法的运用。从情感表达出发,根据画面的表现内容选取合适的木刻技法进行处理,最终完成创作。分析并阐述我的套色木刻中稿件的处理、刀法运用以及印制要点等部分。我们将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寄托在旧物中,将对自由的向往与挣脱束缚的渴望寄托在少有人类干涉的山谷与
学位
木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艺术态势。随着艺术自身的逻辑生长与社会需求,由单色单版演进为单版多色再到多色多版多次套印。本文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以对现实主义的套色木刻的研究作为知识背景,在实践中与理论的双重交汇中完成艺术创作,在这过程中融汇着对于版画的理解与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本文从三个方向出发表达出我的创作理念,首先概括对于版画这种艺术样式的自我理解以及相关的阅读书籍对我的
学位
篆刻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从古诗、书、画、印中“印”总是以辅助性功能为主,发展到明清时期篆刻才单独作为一门艺术被世人重视,当代随着八十年代艺术作品进入展厅,篆刻艺术也以新的形态进入展厅。身处当代,考古学的发展,层出不穷的古物,各类相关文献专著的发表,都刺激着当代篆刻家的艺术细胞。比如古玺印,在当代篆刻野蛮生长的时期,古玺印印风已占据印坛半壁江山,笔者其原因有二:古文字出土数量及考释后的文字以已
学位
本文主要通过对自身毕业创作的分析,归纳作品中的传统雕塑造型语言特征。从具象雕塑的发展中学习传统雕塑造型语言,研究传统雕塑造型对当代雕塑创作的影响。借鉴优秀雕塑家的创作思路,结合自身创作感受去探究和认识传统雕塑造型语言形式规律,分析和归纳传统雕塑造型语言审美的内在逻辑。中国古代传统雕塑风格类型多样,本文主要以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为例,着重去分析传统雕塑造型中的简约朴拙审美导向,以此去分析和探究雕塑艺术创
学位
蒙古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也一直是中国油画的研究课题,其中,蒙古族题材油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诞生了很多的优秀作品。传承和发展蒙古族题材油画不仅在保护传统民族文化,更是在探索少数民族油画在未来的更多可能。本文结合那达慕大会系列创作来研究蒙古族人物题材油画的多样性表达。结合草原油画的发展和精神内核,从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寻找传统壁画和蒙古族人物油画从形式到内容的
学位
中国的文化资源里有我们关于“根”的印证的东西,是民族文化智慧的经典结晶。重建与再现本土文化,从中吸纳营养挖掘表现因子,或转化传统形式语言,或凸显传统精神气质,是当代创作的重要探索方向。本文首先结合文学著作和艺术积累及皮影符号特有的“形式”美为灵感来源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探索画面的绘画语言,通过重新解构和组合,将皮影夸张的造型和色彩的尝试融入到统一的意味中。其次分析材料的选择,肌理的使用和意义。最后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