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恶意”原则论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很难实现媒体言论与公众人物名誉权之间的平衡,存在过度限制媒体的现象,基于美国适用“实际恶意”原则达到的实际效果,在很多学者的呼吁下,我国司法实践引入了美国诽谤法中“实际恶意”原则。但是因为我国与美国的文化传统、理论基础、基本国情和社会观念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该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也反映出各种矛盾,比如法律名词概念模糊、归责原则的规定和实践存在矛盾、适用范围界定不清等。所以根据“实际恶意”原则适用时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了反对的声音,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我国并不适合适用“实际恶意”原则,认为在该原则的适用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世界观与我国传统观念不符,同时适用该原则会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产生矛盾。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反对观点,但笔者依然认为引入“实际恶意”原则并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中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总结“实际恶意”原则在美国和我国的发展轨迹,对反对在我国适用该原则观点的提出进行了厘清,归纳出悖论的理论根据,并对此加以批判,从传统文化基础到现阶段的法律规定,从理论价值到现实意义,对“实际恶意”原则适用的模糊问题进行了正本清源。笔者采用了逻辑思维论证法和实证分析法,同时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得出“实际恶意”原则的本质其实是媒体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权构成要件的严格化,而构成要件收缩是为了鼓励媒体主动报道,是对主动监督公众人物行为的媒体的保护,最终是通过对公众人物私德的监督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而我国引入“实际恶意”原则的宗旨应该是《宪法》第41条中规定的监督权,媒体作为公民监督权实现的途径,当其报道自由与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保护发生冲突时,应当把这种冲突看作是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冲突,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手段和必然要求,不应该把其当作是简单的公民言论自由与私人名誉权保护之间的,私权利与私权利的冲突。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使“实际恶意”原则符合我国的现有法律法规,适用于我国的司法实践,使其不论与法学理论还是司法实务都能更好的结合。希望通过对“实际恶意”原则发展轨迹的分析和现有矛盾的解决,可以更好的满足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在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平衡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共同要求。也希望可以为未来民法典正式确立“实际恶意”原则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在现场勘查中应注意利用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的特征,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这项业务在实践中有其必要性又有其理论依据。可以通过作案人遗留在现场的工具或工具痕迹、作案人
<正>1842年当《南京条约》将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时,香港不过是一个名不见传的小渔村。今天,这个面积虽只有1102平方公里。人口有680万的“弹丸之地”在金融、贸易物流等方
国际安全的实质是共同安全,有赖于国际社会在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上的基本共识。由于20世纪以来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及其文化多样性,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巨大变革,尤
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的身份的确认,应该区别对待:那些被称作"仿译词"的,应当视作外来词,而那些纯意译词,则宜看作是本民族词;借形词的情形极为复杂,其中一部分是外来词,还有一
卢梭思想传入中国后,在晚清中国思想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梁启超亦深受影响。1903年前后梁启超的政治理念与期许发生了变化,但其西学思想的奠基性内核即自由理念与国家观念,
社区警务建设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基石。在社会管理创新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形势下,社区警务建设需要承继公安工作优良传统,专群结合、亲民为民,切实履行好社区民警的职责;还
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监察和调控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文章分析了在英语听力课堂中采用元认知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如何在听力理解中显性植入元认知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愈益显现。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价值观的差异、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民族歧视、沟通误会、政治信仰及文化差
<正> 火龙果为三角柱型仙人掌蜜果,原产墨西哥后引进台湾种植。1.营养成分火龙果除含有一般水果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外,还含有较丰富的植物白蛋白、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