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大多数的景观环境设计并不是在一片空白上进行的创作,而是现有人居环境的更新和再设计,是以场所本身为原点的设计。场所形成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中,既蕴含着自然的印记,亦饱含着由人的活动而生成的文化成果和信息。景观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场所文脉便是这种语言运用的上下文和背景。一处优秀的景观应当能与周遭的客观环境产生很好的对话关系,最大限度彰显环境的固有特征,其关键在于对场所以及场所中所积淀的文脉进行解读和研判。通过建立一种针对场所文脉的衡量机制,从场所文脉中选择最具保留价值、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下需求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合理的吸收和转化,最终整合到新的景观中去。首先,在系统架构下探讨景观环境中的场所文脉构成,阐明文化要素自身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存在环境,归纳空间文脉和文化背景两个层面的文脉关系,指出场所文脉体系的特点和对景观设计的功能意义。其次,在共时性的维度中分析不同形态的文化要素如何与场所空间发生关系,在历时性的维度中探讨文脉关系和文化要素在时间轴上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场所文脉的解读,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剖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针对场所文脉体系的自身特点,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场所文脉评价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出发,对文化要素在景观环境中的价值和文脉结构维持自身健康可持续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分级,为特定场所中景观设计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根据场所文脉解读和评价的成果,以“耦合法”为基本原理引导景观设计决策。在设计的前期阶段中,根据场所文脉结构特点确定景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策略和环境引导策略,实现场所景观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在设计的中期阶段,将场所中既有的文化要素与具体的景观设计内容进行耦合,根据文化要素自身的价值特点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赋予其适宜的景观功能。在设计的后期阶段,从场所文脉中提取本土化的景观语汇和语法,讲述属于场所的故事,实现人与场所的精神共鸣。论文旨在实现从场所文脉理论研究到景观设计实践的转化,推动景观设计方法的进步,主要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2.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3.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评价方法4.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溶栓或取栓后血栓复发和血栓形成
在常规的单极子套管井测井中,由于过套管测量,即使在Ⅰ、Ⅱ界面均胶结好的状况下,测量的地层波信息也比较弱。利用相控线阵声源的声束偏转和能量聚焦技术,可大大提高声源的辐
<正>鼻窦炎中医称为“鼻渊”。医家王冰云:“涕下不止,如彼水泉,故曰鼻渊也”。《中国医学大辞典》对鼻渊解释为:“此证鼻中常见流浊涕,久则且流黄浊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及嗅
会议
养成教育一般是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学校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
文章审视&#39;传统化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39;行为及效应,运用当代&#39;教学课程&#39;的&#39;课程潜能&#39;理论,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发展的
<正>自110设立以来,在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下,110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群众报警求助的第一选择,110报警量也逐年上升。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2016年1月至11月,有效接警量为113.2万
象鼻山作为桂林的城徽和符号为世人熟知,被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广泛表现.跨越中西绘画、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及数码艺术等不同的艺术门类,品读其中象鼻山丰富的视觉特征及语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两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心理教育,健
<正> 英国Allison工程有限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名为SG Plus的便携式气体燃烧效能和放射物分析仪,在各种错综复杂的条件下,能对气体中的CO2、CO、NO、NO2、SOx和没有燃烧的碳氢
针对饲料油菜与不同材料的接触参数实测难度大、机械化收获离散元仿真模拟缺乏接触模型参数的问题,以果荚初期饲料油菜为对象,基于EDEM开展了饲料油菜茎秆颗粒离散元接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