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窄叶基因(NARROW LEAF1)影响维管模式和生长素极性运输

来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素及其极性运输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尤其对植物维管系统的分化、发育和排列起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研究生长素调控维管发育和脉序形成的分子机理,我们对一个传统的水稻窄叶突变体narrow lear1(nal1)进行了系统分析。nal1表现两个突出特点:叶片变窄,植株矮化。细胞学研究表明该突变体叶片和茎秆中维管束的数目和排列发生了紊乱,茎秆基部节间细胞数目变少。图位克隆和遗传互补研究表明nal1突变体的表型是由于一个生化功能未知的基因(命名为Nal1)突变造成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Nal1基因特异性地在前维管组织中表达并在维管束的发育过程中受到精细的时空调控,同时在突变体中水稻前维管组织发生的决定因子基因Oshox1表达量减少。   生长素含量、运输和信号转导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维管组织缺陷。对突变体游离生长素含量的测定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其生长素含量有所增高;同时DR5-GUS的表达量也有升高。对突变体生长素运输的能力测定表明,突变体胚芽鞘中生长素向基性运输能力明显降低,同时表现对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A的敏感性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Nal1的作用机理,我们利用野生型、突变体和过表达的转基因植物,检测了水稻中的极性运输载体AtPIN1同源基因的OsPIN1a和OsPIN1b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稻Nal1基因可能通过直接参与了水稻OsPIN1a和OsPIN1b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影响了生长素极性的运输。同时突变体中PIN1同源基因蛋白丰度明显降低,但并未影响PIN1同源基因蛋白的定位。   Nal1蛋白在植物细胞中除了胞质和细胞核的定位,它还可以形成核体蛋白复合体在细胞核中聚集,Nal1的积累可以受IAA的调控。因此对Nal1蛋白复合体组分的分离将有利于我们对Nal1参与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机理的解析。
其他文献
本研究结合《21世纪中国首都圈环境保护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以冀北生态建设区——丰宁县小坝子风沙治理区为例,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分析、合理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此区域
学位
MAPK级联信号途径是真核生物重要和保守的信号转导方式,参与将细胞的外源刺激转导为细胞内的生理反应,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我们通过对拟南芥MKK7过表达突变体bud1的研究
学位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化石燃料的燃烧、大量含N化肥的使用等)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激增,并引起大气氮沉降成比例增加。大气氮沉降已经并将继续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
该文就是针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光通信子网络进行的路由选择分析,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1.卫星光通信网络路由选择中指向性的影响问题.2.卫星光通信网络
自然界存在大量表现复杂混沌行为的动力学系统.研究半导体非线性载流子输运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二十多年后,人们发现了半导体中的混沌现象,之后有许多学者对GaAs,InSb,In
回音壁模式半导体激光器在近十几年来吸引了许多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因其体积小、功耗低、易于集成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光互连光源。微盘激光器作为一种典
有限元是计算电磁学的主流方法之一,对复杂结构和非均匀介质问题有很强的描述能力.在开域电磁散射问题中,有限元需要虚拟边界截断无限大空间,该文用完全匹配层作为主要的开域
该文回顾了国内外S激光器发展历史,分析和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小型化放电型S激光器的研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了宏观量的计算.讨论了实现粒子数反转的条件.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试点项目《非线性光栅自调制光限幅器件研制》的一部分.该基金项目中所提出的非线性光栅自调制光限幅器件突破了传统的线性光学和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和电子饱和漂移速度高等优势,其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抗辐射,由其形成的异质结构非常适合高性能高频大功率高电子迁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