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文学研究的另类视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空间”是20世纪空间转向以来空间理论的集中和延伸,在福柯的“异质空间”和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的基础上最终在由索亚整合与发展形成了“第三空间”理论。在传统的二元空间观念中,认为空间由第一空间即物质空间和第二空间即构想的空间组成,事实上这两个空间不过是基于同一空间经验而形成的互补视野,掌握权力的阶级主导了第二空间的构成并将其视为唯一真实的空间,经过选择而形成的空间呈现出统一的、明确的、光明的的形象。“第三空间”的出现是打破了空间的整一观念,揭示出在二元对立的空间观念下被遮蔽了的现实空间,“第三空间”指的是包含异质空间在内的多元空间,强调的是对异质空间的正视以及多元空间之间并置的、挤压的、复杂的空间关系,“第三空间”凭借开放性和差异性成为文化批评之利器。空间经验从稳定统一到多元流动转变同样体现在文学上,空间理论的勃兴使得文学作品的解读获得了新的视角。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前者对后者的再现,文学本身通过空间书写、空间批评等方式介入现实,文学本身成为构造社会空间的一个部分,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织使得文学凸显出世俗性质和现实指向,另一方面,第三空间理论为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选取了福柯、列斐伏尔、索亚一线发展而来的“第三空间”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主要追溯了“第三空间”理论形成的路径,阐明“第三空间”概念;二、借助边缘写作和女性主义地理学批判进一步开启对“第三空间”的拓展,在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的基础上突入种族、性别、阶级等与空间相关的领域,并辨析了霍米·巴巴的同名概念“第三空间”,丰富了“第三空间”的理论结构。三、厘清了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主要阐述了中国语境下文本中的第三空间书写和批评,并介绍了“第三空间”在文学理论中的创造性应用,探索了“第三空间”理论本土化的路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先对空间理论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在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柏拉图、康德、莱辛、海德格尔、齐美尔、本雅明、柯布西耶等人的空间理论,在第一章详细论述了福柯、列斐伏尔和索亚关于“第三空间”的理论发展路径,在纵向上形成“第三空间”清晰的理论脉络。然后从边缘文化研究、空间女权主义批判和后殖民主义批判三个方面横向扩展了“第三空间”的内涵,丰富了理论层次。在明晰“第三空间”理论源流和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将空间理论与文学研究进行关联,主要选取了与“第三空间”理论进入中国时间相当的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依据,探究了“第三空间”理论为空间书写、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带来的变化,也以此作为“第三空间”在中国语境下的本土化路径探索。对“第三空间”理论的解析以及在中国语境下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期待“第三空间”理论在对外的关照现实和向内的理论深化两方面都表现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肝脏在体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肝缺血再灌注组
含能材料作为一种是重要产品,在军事和民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对含能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爆炸、燃烧过程的研究都非常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含能材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
从分析制造可视化的需求出发,讨论可视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制造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制造可视的理论基础和问题分类、可视化模型和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而实现环境法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形成环境法治意识。环境法治意识的程度决定着环境法治实施的力度和效果,因此研
国以民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作为最基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科技载体,在“三农”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首要内因,直接影响到种子企业的发展。2011年9月25日,新
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进入了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宝鸡市作为陕西省工业大市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情”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但是,“学情”具体指什么,又人言人殊.比较被普遍认同的“学情”概念是“对学习效果有影响的学生信息”(谢晨,胡惠闵《
系统地研究了流体动力式空调喷水室的工作原理,该流体撞击式喷嘴具有不易堵塞、容易拆卸且喷嘴雾化参数可调的优点,同时,在建立喷水室简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喷水室热工性能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社会网络已逐渐显示出动态特性,动态社会网络社团分析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社会网络结构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动态社会网络中的社团发现问题,
人物画从战国帛画初见端倪到魏晋南北朝的成熟期、唐朝鼎盛期,再到元代永乐宫壁画中的神衹形象,发展演变日趋成熟。每个时期都有风格各异和技法高超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