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8例骨外尤文氏肉瘤与骨骼尤文氏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及预后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原发性骨外尤文氏肉瘤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探讨骨外尤文氏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及预后因素,并与骨骼尤文氏肉瘤进行比较。为尤文氏肉瘤的诊治策略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3-2014年美国流行病监测和最终治疗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病理诊断为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Askin肿瘤的3178例病例资料。比较骨外尤文氏肉瘤(extraskeletal Ewing sarcoma,EES)患者和骨骼尤文氏肉瘤(skeletal Ewing sarcoma,SES)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肿瘤特异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构建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与SES患者相比,EES患者年龄较高,且以女性居多(46.1%vs 36.2%;P<0.001),肿瘤直径<10cm(49.8%vs 35.4%;P<0.001),有区域淋巴结累及(5.4%vs 1.0%;P<0.001),接受手术治疗(69.1%vs 53.8%;P<0.001)者比例更高。远处转移两者无统计学差异。Kaplan-Meier分析显示,EES患者与SES患者的CSS和OS未见显著性差异;0-19岁EES患者CSS和OS高于SES患者(P=0.004;P=0.001);有远处转移的EES患者CSS和OS低于SES患者(P<0.001;P<0.001),SES患者未经调整的5年OS较EES患者延长(31.40%vs 24.70%,95%CI 27.48%-35.32%,19.41%-29.9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和手术治疗是影响EES和SES患者CS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种族、诊断年份、肿瘤部位是影响SES患者CS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ES总体发病年龄较晚,常有区域淋巴结累及,多数患者接受局部手术治疗,组织学类型更常见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和Askin肿瘤。20岁以下EES患者预后优于SES患者,但有远处转移EES患者预后较SES患者差。影响EES患者预后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繁殖中的重要时期,通常是指分娩前3周至分娩后3周的这一阶段,能量负平衡、分娩、泌乳等导致该阶段奶牛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硒作为人和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乞力马扎罗的雪》)是诺贝尔奖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简隽含蓄的语言、丰富多样
近两年,青春片的叙事转型可谓让人耳目一新。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青少年犯罪影片进入大众视野,不再架空社会历史环境,成长母题回归聚焦社会与现实话题。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逻辑分析,基于青春片和犯罪片的已有研究和定义,对青少年犯罪电影进行界定,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此外,本文研究了国内外青少年犯罪电影的发展现状,探讨其主题意义和现世价值。在这样的背景基础上,本文对青少年犯罪电影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本
本文选取计算机领域权威期刊ACM Computing Surveys(ACM CSUR)的一篇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论文进行翻译实践。针对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如抽象词与具体词转换、名词化、句子结
目的:本文利用小鼠骨髓来源肥大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s,BMMCs)、嗜碱性白血病细胞【rat basophilic leukemia(RBL),RBL-2H3】和人肥大细胞(human mast cell,HMC-1)对三萜类化合物23-乙酰泽泻醇B(alisol B 23-acetate,AB23A)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为新型抗炎药物的开发
网络拓扑结构这一物理本质决定电网的功能特征,深刻影响其稳定运行和安全可靠特性。电网中大停电事故多是由拓扑中脆弱元件故障,导致连锁故障在拓扑中蔓延引起,因此,把握电网的拓扑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对有效预防连锁故障,提高电网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以及电网规划设计的电压等级特性、分区特性,对电网演化模型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如下工作:(1)为分析实际电网的拓扑特性,提出考虑电压等级的电网复杂网
Wolbachia调控宿主产雌孤雌的分子机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因为产雌孤雌表型是Wolbachia和宿主互作的结果,因此难以分辨分子机制中,二倍化与雌性化是由Wolbachia调控,还是宿主调控。此外,Wolbachia和宿主漫长的协同进化历史造成后者可能依赖或继承Wolbachia的性别调控机制(即二倍化和雌性化),使得这一分辨更为困难。在生防领域,研究Wolbachia调控的产雌孤雌机
目的:通过BI-RADS分类、剪切波弹性成像及S-Detect技术三种方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的研究,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S-Detect技术的诊断效能是否优于单独应用BI-RADS分
抵抗素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与II型糖尿病和肥胖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NLRs(NOD-like receptors),包括NOD1(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
Wolbachia属胞内共生菌,通过调控宿主的生殖表型,如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产雌孤雌生殖(Thelytoky,T)、雌性化(Feminization,F)及杀雄(Male-Killing,MK)等增强自身传播,是研究共生菌与宿主互作的重要模型。然而,以往研究均集中在杀雄和胞质不亲和等方面,对调控孤雌生殖的Wolbachia研究较少。在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