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媒体新闻评论形态的演变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媒介平台不断出现,新闻评论的形态样式也随之更新。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形态类别的演变进行探究,有助于把握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新闻实践和学理研究提供思路。
  本文从形态样式而非主题内容变化的角度,对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新闻评论展开分析,探究其外在形态以及主体秩序的变化。形态类别的变化能更实质性地反映新闻评论业务的发展,同时也能更深刻地反映社会时代的变迁。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新闻评论形态类别的生成演变、影响因素及其意义进行探究,梳理分析新闻评论形态类别在不同媒介条件下的界分。以自互联网出现以来的BBS、新闻跟帖、博客、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平台上生成的新闻评论形态样式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形态特征、社会文化意味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平台间、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上的新闻评论形态样式,找寻其演变的特征,并试图对新闻评论形态类别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通过分析发现,不同媒介状态下的新闻评论形态类别划分是不同的,媒介技术是影响新闻评论形态类别变化发展的根本要素,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的需求变化等因素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了新闻评论形态类别的演变,话语场结构的变化成为观察形态类别演进的重要维度。同时,与以往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形态样式相比,新媒体新闻评论在形式上的个体化特征更为鲜明,并在个性化得到广泛释放后,开始主动找寻集体的规约。未来,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评论形态在个体性和集体性之间如何实现平衡,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他文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在持续不断地探索建设怎样的新中国?在国内外公众面前树立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其执政理念和理想的国家形象观,引领着中国七十年的建设发展。如今,新中国已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且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展示了大国形象和大国的担当。在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本研究旨在回顾梳理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国家形象观演变的脉络,对七十年间中国历任领导人国家形象观念的变迁作探讨,为当下
由于各国对外传播的媒介的形态、技术水平、媒介使用者、使用方式等因素不同,各类国际媒介具有不同的传播能力。这种能力的不平衡赋予了各国媒介不同的说话权力,且影响着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建构和国际地位。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内政与国际事务的界限日益模糊,各国逐渐将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任务提高至战略级地位。此时,探索适合我国媒介话语权建构的中国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情况展开。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个人数据的处理、多终端数据共享的需求也随之产生。面对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个人云储存应运而生,并开始蓬勃发展。个人云储存颠覆了传统的数据储存方式,用户可以实现跨时空、跨终端存取数据。目前,头部云储存产品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了可观的规模,加之5G技术的商用化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个人云储存行业还将拥有更广
随着媒介话语空间的革新和延展,新时代青年群体自发地创设出一种“常态型”爱国表达,展露出不同于以往“应激型”爱国表达的独特样态。“应激型”爱国表达更易引发公共舆论或群体性事件而被以往研究者所聚焦,然而,对于日常生活化的“常态型”爱国表达的关注却尚付阙如。事实上,常态型爱国表达并非是受到敌对“他者”刺激而产生的应激式“征伐”或“表演”,而是根植于国民日常生活和内心深处的自然情感表露,往往更能够体现表达
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和“数字鸿沟”的加快弥合,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成为互联网企业重点关注的“下沉市场”。互联网技术满足新兴的下沉市场用户需求,为其带来便捷、平等与自由的同时,也利用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完成资本增殖。  本研究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从数字劳工理论出发,分析下沉市场互联网用户的群体特点,总结其对于互联网使用的需求,而互联网企业通过满足这些需求,榨取其用户数据、社交关
学位
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中国日益崛起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中国崛起”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美国学界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崛起”形成了不同的认知观点,鉴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美国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了解美国普通公众的看法尤为重要。  本文以美国公众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了2033个有效样本,初
学位
近年来,作为“舶来品”的弹幕视频在国内视频市场中发展疾速,并逐渐进入主流媒体的关注视线中,弹幕成为观众对视频内容进行交流吐槽的社交载体,脱胎于御宅文化的弹幕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在弹幕文化不断影响主流文化的同时,共青团中央、新闻联播等官方话语机构入驻弹幕网站,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弹幕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如何保持自身风格特征,又如何和主流文化展开对话,成为值得关注
学位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并不乐观,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十分严重。青少年作为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环保行为却并不理想,呈现知行不一的状况。网络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渗透在青少年生活的各方面,无疑是劝说青少年实施环保行为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试图探究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环保行为影响机制,为促进青少年环保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立足社会认知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知信行理论,提取环
学位
当前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VR、AR、3D等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愈发常见,在此背景下,虚拟社交逐步兴起。虚拟社交以技术为支撑,通过虚拟的拟人形象呈现个体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是在网络社交基础之上一种虚拟化程度更为彻底的社交新形态。虚拟社交是虚拟世界的一种应用形式,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其影响日渐深入,潜在价值日益凸显。本文聚焦于虚拟社交这一新型社交形式,从传播学角度对虚拟社交重塑人
学位
健康传播是传播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面向,而减肥议题事关民众关切,值得学术探讨。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下,“瘦即是美”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控制力,驱动人们千方百计地减肥。网络社区中沉淀的减肥类内容,为减肥人群提供了诸多理论与实践的支持,本文旨在探究减肥议题在网络社区中如何呈现,凸显出哪些框架及存在的乱象等问题。  本文首先梳理了减肥议题的网络分布,有三条发现:一、减肥议题传播渠道多元,知乎、小红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