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声学实验的研究方法,以Halliday“语调三重系统”以及自主音段切分理论为依据,探索了东北地区英语学习者在朗读陈述句时的语调特征。研究问题如下:(1)东北英语学习者的调群切分特征。(2)东北英语学习者的凸显分布特征。(3)东北英语学习者朗读陈述句时的声调模式特征。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语料均来自于AESOP-CASS(Asian English Speech Corpus Project-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语料库,并在Pierrehumbert提出的自主音段切分理论(AM)的基础上,结合ToBI和IViE两大标注系统的特点形成一套新的标注体系,对受试者的陈述句语料进行标注,并将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如下:调群切分的特征:(1)东北学习者将停顿作为调群切分最重要的边界指征,而且在朗读过程中,常出现较多的中间短语。(2)东北学习者的调群较短,甚至倾向于将句首第一个词,或单个介词作为一个单独的调群。凸显分布的特征:(1)无论宽窄焦点句,东北学习者的重音凸显单词比本族语者多,有时会将介词或冠词处理为凸显。(2)当焦点词在句首时,焦点词的音节数量对重音分布影响较小,焦点词在句中和句尾时,双音节词的波动差异要大于三音节词。(3)当焦点词在句尾时,东北学习者有时会忽视焦点词的单词重音,盲目追求句末降调。(4)当句子是宽焦点时,本族语者遵循“调核约束”理论,将句末实意项处理为凸显;而东北学习者无论焦点有无标记,句末实义词常被凸显。(5)本族语者与学习者在凸显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凸显分布都与实词有较高的相关性,与语法词有较低的相关性,但学习者的凸显分布与语法词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本族语者。调型特征:(1)在处理非句末调核时,本族语者多采用L*H的方式来实现凸显,东北学习者则选择H*L的方式;当处理句末调核时,本族语者可能选用L*或H*L,而学习者仍选用H*L的方式。(2)对于中间短语的边界调,东北学习者倾向%H-L%的组合,本族语者则倾向使用%L-H%使中间短语更加凸显。(3)对于整个句子的边界调,虽然本族语者和东北学习者都用降调来结束陈述句,但本族语者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东北学习者可能出现前后边界几乎持平的现象。由于研究数据以及作者能力的局限性,本研究仍需进一步的验证,此外,在今后的研究中,短文或对话语料也应作为研究对象以求更加详细地研究语言学习者的语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