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公租房”住区景观形态学研究——以重庆“公租房”建设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然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发展中大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深刻的社会矛盾渐渐浮现出来。其中近两年最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住房市场上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市民族群——“夹心层”,以及为解决这一问题,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各级政府纷纷响应的“公租房”的住房制度与居住区建设规划。  两江夹峙的山地城市是重庆市突出的特点。那么“公租房”如何落脚并适应重庆市这样的山地环境?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问题,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此,对“公租房”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揭示这一特殊居住形态的全貌,对政府行为学术给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系列研究阵容中,有一个领域是“景观形态学”,因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公租房”建设必然存在“景观形态学”设计的诉求。本论文的切入点正在于此。文章分为三部分共六章来思考、分析和阐述。  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模式比较和实地调研,以“景观形态”为逻辑起点,以重庆“公租房”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景观度”、“多维景观”、“高视点景观”等“公租房”住区景观形态学理论概念。  第二部分运用景观形态学方法论类型的学科理论,从构成元素与评价原则、住区基底与住宅建筑入手,提出对山地城市“公租房”住区的景观形态学特征分析,编制方法程序、组合设计要素、进一步完善山地城市“公租房”住区景观形态设计方法原理及其应用途径。分门别类从造景、组景、对景、题景四个层面系统归纳住区景观形态“构景”设计原理。重点研究由于山地地形地貌地物引发的一系列特殊景观形态学设计问题,尤其在建设部颁发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条例的基础上对“高视点景观形态”、“浅进深景观形态”、“拟态化景观形态”等的设计进行阐述和论证。  实践激励理论研究、理论需要实践检验,第三部分从操作初步建构的理论开展个案研究,对即将建成和已经动工的四个重庆“公租房”住区的“景观形态学特征”考察和评估,为重庆市后续建设的“公租房”住区提出景观形态规划与设计方案参考。  “公租房”是个充满变数的复杂社会现象,“景观形态学”是提高“公租房”住区设计品质不错的方法论,是建立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和谐的住区景观形态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出行困难、交通噪音和机动车污染等一系列交通运输问题。大力发展以地铁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个性丧失的现象几乎是不可阻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目前各地如火如荼的商业街开发建设中,同样出现了不可避免的
堡院建筑以其鲜明的防御特征,演绎着当年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山西和河南地处中原,自然免不了战火的洗礼,人们只好砌筑高墙以卫家园。古老的院落不仅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使得小汽车迅速进入家庭,并成为家庭主要对外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人们开始重视自身居住环境的生态
城缘村指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为城市远期规划建设范围所覆盖的村庄,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势必占用大量的土地,城缘村的土地不可
近年来,高校招生不断扩大,校园内的人口密度增大,许多大学面临着改建、扩建和新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Campus open space)作为校园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活动的重要载体,为师生
上世纪90年代初,凸窗在住宅建筑中开始大量的运用,由于其为住户“赠送”面积的经济性、住宅外观的美观性、及扩大观景视野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大购房者与开发商的欢迎和追捧。许
步行空间无障碍设计和建设是否完善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特色和品质。山地城市经济、社会、人文等条件相对落后,无障碍设计研究还很不完善,特别是
“好看的景观平面是否一定就能对应一个好看且合理的空间”是一个值得景观设计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景观设计的本质与核心是空间设计,但当前的景观设计常常是仅从二维平面出发
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发展深受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应运而生。随着创新教育理论的提出和逐渐完善,又给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的学习共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