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曲梁的形状控制及曲梁剪切系数的计算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高精密仪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尤其是智能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材料是一种集传感、控制、驱动于一体的材料,不仅可以感知外部信息,而且能够自我应对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目前,智能材料的种类也非常多,其中本文所研究的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压电智能材料。压电智能材料以其灵敏的反应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应用在航天、船舶、导弹、汽车、医疗机械、地质勘探等多种不同的领域。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大坝、桥梁以及一些复杂的建筑的构造上,直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设计要求的精度了,所以关于曲梁的研究就是有意义的工作。本文就是针对压电曲梁与曲壳结构的构建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首先,本文对压电材料的特点及应用做了介绍,同时,对压电结构的形状控制和剪切系数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其次,由于曲梁应用比较普遍,对于曲梁结构的计算精度要求也就比较高。而以前在分析曲梁结构时,多数采用剪切系数为1.2进行计算,通过研究对比,我们得出常用剪切系数1.2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在分析影响曲梁剪切系数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曲梁的剪切系数,并与ANSYS采用块体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示了采用本文剪切系数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  再次,本文基于曲梁、曲壳的单元模型及压电材料的本构方程,构成了3节点压电曲梁单元和9节点的曲壳单元的组合结构,实现了压电曲梁单元与曲壳单元的连接,完成了有限元总刚的集成,通过数值算例分别验证了曲梁单元和曲壳单元的精度,讨论了连接模型以及压电曲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本文方法得到的剪切系数和剪切系数取1.2时计算结果在多个模型中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本文剪切系数计算的正确性。  最后,本文实现了压电曲梁、曲壳组合结构的静态形状控制。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结构的最优电压分布,然后根据施加外荷载时的变形结果与施加最优电压后的变形结果,绘制出变形拟合曲线与误差百分比曲线,针对加筋平板与曲板的弯曲与扭转变形分别进行了静态形状控制分析,最终验证了本文模型的精度及本文理论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次能源地理分布不均匀,因此我国电力发展的基本国策为“西电东送,全国联网,南北互济,厂网分开”。我国电力系统要实现上述目标,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有
本文主要研究利用重三角级数计算角点支承的等厚度各向同性球面扁壳的弯曲问题。引入四分之一周期的正弦级数,将控制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利用重三角级数求解,期间考虑了
本硕士论文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流场流动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从直接数值模拟和整体稳定性角度着重对三维圆柱Bridgman Growth Configuration条件下热对流的流动特性,临
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流变性能可由磁场控制的新型智能材料。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由外加磁场连续调节,此外它还具备其他磁控性能如磁致伸缩、磁控电阻等。这些独特的优点
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旋转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随着旋转机械的设计正日益朝着大功率、轻结构和高转速等方向发展,系统运行中出现了许多线性理论无法解释的
提高乘坐舒适性和降低振动与噪声是现代汽车技术变革的难题。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系统要求作动装置作动力大,动态载荷频带宽,结构紧凑。本文介绍作者参加科研项目“串接式高能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挑战,此时被认为储量大、分布广、最廉价、最洁净和最有开发价值的新能源――风能得到了各界的广
针对目前电力机车上大量采用了电线路连接,虽然按照标准要求必须注明准确的线号,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特别是通过不断的厂家技术改造和现场故障处理等人为活动,难免造成一些电
结构优化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结构的重量、节约设计成本,还可以改进结构的性能,目前乃至以后仍将在结构设计及制造等领域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优化求解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
变电运行人员缺乏经常性的并且有针对本站设备的培训和模拟操作,利用现场培训系统对增强运行人员的运行技术素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有其它培训方式所不可能替代的独特优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变电运行软仿真培训系统可以提高运行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论文较全面地描述了变电运行软仿真培训系统的制作开发过程。介绍了变电运行软仿真的研究现状和该系统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