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传译—文化认知概念的重构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约隐喻传译的不仅有语言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差异,这一点已久为共识。同时,在翻译研究的描述学派和规范学派中,均已有不少学者总结提出了针对隐喻的各式翻译策略。作者无力提出任何全新的见解,本文旨在以隐喻为对象来检验“语言归化和文化异化”这一翻译思想。本文选取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论述的基石,并在深入分析隐喻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之基础上提出:隐喻传译的探讨不应停留在隐喻表达这一语言层面上,而是要聚焦于隐喻表达背后与译出语文化紧密相连的隐喻概念及文化认知上,因为此种概念隐喻和文化认知方为隐喻传译的真正对象。因此,隐喻传译之关键并不在于如何于归化和异化之间做出取舍,而在于:如何在译文中妥善处理原文隐喻表达背后的文化认知概念?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沿用莱考夫有关概念隐喻和意象隐喻的分类,并在此两种隐喻表达中分别去讨论相同与相异的隐喻概念下隐喻表达的传译策略,并以此来佐证隐喻传译中文化异化之可操作性。分而言之,本文将探讨并尝试回答如下问题:1.文化因素以何种方式给隐喻传译带来了困难?2.概念隐喻理论将怎样指导隐喻传译?3.概念隐喻理论给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这一思想带来了何种新解?4.如何将“文化异化”这一翻译思想应用到隐喻传译中?
其他文献
皖南地区在晚中生代不仅发生了大规模岩浆作用,而且还发生了钨、钼、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有意义的是,这些大规模的岩浆作用表现为带状分布的一系列复式岩体,比如,黄山-太平、青阳-九
疑问句构成是经典而适切的句法学问题。主句疑问句,以及长期以来未得到句法研究重视的直接引语中的疑问句(以下简称直接疑问句)与间接引语中的疑问句(以下简称间接疑问句)表现出多
<正>(2009年2月14日)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税务学会2008年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历时一天半,今天就要结束了。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根据中国税务学会
通过对宿迁市11家"农村电商示范村"深入调查,剖析宿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基本情况、运营、资金需求与来源及政府扶持等方面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篮协与具有行政属性的篮管中心正式脱钩,CBA联赛的管办分离改革迈出重要一步,CBA联赛走上了正规发展的快车道。CBA公司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本土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新赛季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行为及个人与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迅速增多,生活空间已成为人文地理学透视人地关系变化的新视角。当今中国,城市化
述补结构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法结构,许多外语里都没有这样的结构,譬如英语,分析英语句子结构时,只有宾补、主补,而没有述补;述补结构还是一种复杂的结构,结构上有很强的缩略性
丹·斯珀伯(Dan Sperber)和迪尔德丽·威尔逊(Denirdre Wilson)于1986年提出的关联理论是一种用于解释人类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潮汕英歌舞被群众誉为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驱邪的魔力,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浓厚,古朴、雄浑、威猛的英歌舞是广东潮汕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潮汕英歌舞包括了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