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og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期的基础上,用文化因素分析法,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结合法,以岷江上游整个区域的石棺葬遗存为对象,作了较全面的考察,相关问题和结论概括如下:一、从现有可利用的资料看,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从战国早期至两汉延续时间不长,按文化因素的差异性、延续性,将其分为五期。随葬陶器以双耳罐、单耳罐最为典型,从第二期开始到第四期,双耳罐、单耳罐、平底罐、圜底罐、盏为较稳定的组合,第五期双耳罐不见踪迹。墓葬形制总体特征为: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以石为棺,无底,取石板由足到头层层叠压为棺盖。从第二期开始,墓葬形制上变化较大,石棺的构造由石板竖砌变成石块垒砌,打破石料、版型的局限,本文认为这反而是石棺葬成熟的表现。葬式方面,同一墓地存在多种葬式,包括直肢葬、屈肢葬、火葬、二次葬等,说明同一组群内部并未达成完全统一的丧葬理念,在使用石葬为主导传统之下,在具体葬式上人们被允许有不同的“讲究”。二、岷江上游石棺葬的形成是以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为基础,同时接受许多外来文化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也将自己的独特文化因素向外传播,因为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为民族交往迁徙的通道,岷江上游石棺葬遗存能够吸收兼容许多周边地区文化因素,与中原汉地文化、西北甘青地区文化、川西南地区文化、滇西地区文化等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包括典型器物的形制,如陶双耳罐,墓葬形制等方面,体现了地区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往来,及其相互影响。三、岷江上游地区居民采用石棺葬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及气候的特征。五、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墓主族属为冉駹部为代表的当地夷族,而非它族。此外,本文在分析石棺葬用野发掘资料的基础上,还结合相关古代文献材料,论述了此类遗存存在的时空范围内,当地居民社会、经济技术、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复原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
其他文献
水下开采扰动区内安全开采是个复杂的问题,地应力改变及采空区围岩介质断裂失稳为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特征,其不仅直接受到动态破坏,还受后续开采扰动的累积响应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邵洵美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人。1990年代以后,有学者将他作为颓废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进行讨论。解志熙认为他有过“唯美一颓废”主义文学方面的实践,并生活在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油田的盆地之一,以构造简单、构造平缓、沉积稳定、地层整合而闻名,从下古生界至中生界均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侏罗纪是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行车荷载作用下道路结构的动力响应,从车辆的组成特点和路面不平整特性出发,将车辆、路面、路基结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建模,提出了车辆-不平整路面-路基结
近年来,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各种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纷呈涌现出来。有机工质双循环螺杆膨胀机余热回收发电技
目的:分析、掌握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神经内科ICU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治疗,从年龄、住院时间、侵
疏松砂岩气藏由于埋藏较浅、岩石胶结性差,并且粘土和杂基含量高,使得这类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砂。气井出砂之后会造成井壁破坏、套管破损、地层破坏,同时地层砂的产出对地面
纳米材料作为纳米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发展方向,近年来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
目的 调查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对策。方法 对轮胎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新型干法水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炎症主要累及各运动关节,并常侵犯许多其它器官,对人类的危害较大。目前尚没有治疗RA疗效确切的药物,因此研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