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综合题为载体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以郑州市某区属高中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按照不同的尺度及类型可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加以认识。高中地理新课标基于此提出的“区域认知素养”,就是想通过地理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认识区域的方法及能力。高中地理是以系统地理为特征,与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显著不同、缺乏衔接,区域认知素养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桥梁,解决初高中地理学习之间的陡然性问题,其中地理综合题呈现出以区域知识或地图为依托,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题型,也就成为区域认知素养的最好检验。鉴于区域认知能力对地理综合题解答的重要性,本文以地理综合题为载体,探究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综合题答题水平及区域认知能力水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一,通过大量查阅相关主题的国内外文献及研究成果,以确定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思路;第二,对国内外课程标准及相关研究中,有关区域认知及综合题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进行论述;第三、对区域、区域认知及地理综合题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与说明;第四,基于郑州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期中考试综合题的答题状况及教师调查问卷的深入分析,了解高中生综合题答题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认知能力现状及教师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研究调查所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第六,借助大联考和郑州市期末考试,检验本文所提出的培养策略的实效性;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及不足与展望。通过对学生的期中考试试卷及教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可知:高中生综合题答题水平较为一般,对地理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掌握程度有待提升;学生出现审题不清,没有解题思路及知识点定位不准确,迁移错误等方面的问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空间定位能力有待加强。考试结果分析也发现,高一年级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处于初级水平且较为一般,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认知能力较低现状,一线教师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效果并不理想。深入研究调查结果后,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第一、加强重视程度,促进“双基”提升。具体从两方面进行:加强初高中间的衔接,夯实基础知识、精讲精练,强化基本技能。第二、组织教研活动,研读核心素养。第三、借助综合题、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区分能力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强化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区域观、研读材料,提高学生区域定位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区域分析能力、巧用对比分析,训练学生评析区域关系能力、重视挖掘乡土资源,培养学生预测区域发展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上。研究角度上,将地理综合题和区域认知相结合;研究方法上,以现实的考试为基础,对学生地理综合题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区域认知能力水平进行比对分析,结合教师调查问卷的补充,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最后通过对学生三次考试的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培养策略的实效性。由于个人能力及研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其他文献
河流-地下水的交互作用是流域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河流-地下水系统更加趋于复杂。大坝作为人类有意识地改变流域生态系统的实践,改变了流域的水文格局和水文过程。小浪底大坝是我国已建成的第二大水利枢纽工程,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改变了黄河下游水文格局和过程。研究小浪底大坝影响下河流-地下水系统的相互关系,阐明小浪底大坝影响下不同水位和河床渗透性对黄河侧渗的影响,具有
学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凋落物和林下植被不仅为广大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维持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乔木更好的生长,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去除常作为传统森林管理措施。但是,凋落物和林下植被去除会改变土壤微气候条件、降低土壤养分循环、抑制土壤生物生长,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蚂蚁是土壤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巨大贡献外,还
学位
森林通常表现出较大的生物和结构复杂性,它们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约30%的面积,却蕴藏着80%的陆生动植物。其中,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扮有重要角色,其同时也对土壤生物及其生态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源自植物的碎屑(如凋落物和死根)以及根系分泌物等是土壤食物网的主要食物,其质量和数量的变化有可能影响土壤食物网中的土壤生物。可见不同植物来源碳输入与土壤生物的食物获取和资源利用密切相关。
学位
初中语文教师开展单元教学,要积极整合单元内容,解读单元主题,寻找单元文章的共通之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站在单元的角度思考文章,将单元文章串联起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框架,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分析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现状,探索单元教学设计的展开路径,有助于提高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城市建设用地土地承载着城市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指城市系统与土地利用系统间耦合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土地产出能力及区域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从生态效率演化而来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率测算,成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评估方法。因此,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率的静态和动态的变化,探索其空间全局演进轨迹以及关键影响因子可以为新型城镇化进程
学位
土壤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各方面的基础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很大,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深层古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稳定性也可能影响大气中CO2浓度的动态,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有大量的沙地分布,但目前对我国沙地深层古土壤有机碳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特性和分解过程的研究很少。在我国北方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
学位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DGT)是一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被动采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沉积物、水体等多种环境介质中测定重金属有效态。但是,目前DGT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还未统一。为了确定DGT技术最适合土壤重金属测定的前处理条件,本文以河南省不同区域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模拟实验来研究粒径、含
学位
小浪底大坝是一座以防洪、减淤、防凌为主,兼顾发电、灌溉、供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小浪底大坝的运行改变了下游黄河天然的径流模式,塑造了全新的水沙关系,同时也对黄河中下游农业景观格局与农业生产实践产生新的影响。因此,研究小浪底大坝运行前后其下游水沙情势的变化特征,阐明黄河下游农业景观格局与农业生产实践对小浪底大坝水沙调节变化的响应,对发挥地区农业生产潜力,构建可持续的农业景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
学位
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及各种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生物炭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常被当做改良剂和钝化剂施加到受污染的土壤中。然而,由于普通生物炭存在固定效果不确定、养分含量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此背景下,具有多重环境效益的改性生
学位
Cr(Ⅵ)是我国水体和土壤中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微生物还原Cr(Ⅵ)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及可持续而被广泛关注。目前,微生物还原Cr(Ⅵ)研究集中在还原条件的优化及还原酶的研究,而有关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在Cr(Ⅵ)还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还原产物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微生物还原Cr(Ⅵ)常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