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繁育弱化效应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的棉花作物害虫,还危害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多种农作物,主要取食作物主茎生长点、蕾、花和铃。棉铃虫已成为制约新疆棉花发展的因素之一。为了降低棉田棉铃虫种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本实验选取甲氨蝶呤(Methotrexate)、紫杉醇(Paclitaxel)、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替加氟(TegafurInjection)、左炔诺(Levonorgestrel)和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六种药剂,通过饲喂处理棉铃虫,探索药剂对棉铃虫繁育能力的影响,以及在子代渐进式减低种群数量,增强棉铃虫弱化繁育效应的累积性,缓慢演化棉田系统物种组成,逐代减少种群数量到危害经济水平之下。  1.弱化棉铃虫繁育能力物质模式构建  通过室内棉铃虫饲养,六种药剂饲喂处理其成虫,探索弱化棉铃虫繁育能力物质类型、组分、剂量,建立弱化繁育物质与棉铃虫繁殖指标、雌雄、生殖行为相关模式,为合理利用弱化繁育物质提供基础。研究表明:六种药剂对棉铃虫均有弱化繁育作用,其中,0.1%环磷酰胺处理的棉铃虫单雌产卵量比对照降低了83.87%;0.05%替加氟降低了86.83%;0.5%紫杉醇处理的棉铃虫卵孵化率比对照显著降低了89.19%;0.05%环磷酰胺降低了88.84%。  2.棉铃虫弱化繁育能力机理的研究  通过对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探索饲喂过供试药剂后的棉铃虫生理生化影响。研究表明:经不同药剂饲喂处理的棉铃虫,羧酸酯酶活性都有所降低,且各处理间酶活性变化不一。表明该几种药剂对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每个浓度处理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环磷酰胺、紫杉醇低浓度处理对雌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效果好,高浓度处理对雄虫的抑制效果好,左炔诺孕酮处理与前两种药剂刚刚相反。甲氨蝶呤、10-羟基喜树碱对该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除紫杉醇外其他五种药剂处理SOD的活性始终低于对照,表明对SOD活性有抑制作用。环磷酰胺、10-羟基喜树碱处理的雌虫POD活性随浓度增大呈现先逐渐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明这两种药剂能有效的调节POD的活性。环磷酰胺、左炔诺和10-羟基喜树碱处理的棉铃虫体内CAT的活性始终低于对照。表明CAT对这两种药剂的不育机理有密切关系。  3.弱化棉铃虫繁育能力物质的优化研究  根据内容1的试验研究结果,优化不同弱化繁育物质,将抑制棉铃虫产卵量最优的药剂组分和抑制卵孵化率最优组分结合,复配成一种新的药剂,为提高棉铃虫防治效果。本试验将0.5%替加氟与0.2%甲氨蝶呤混合作为复配药剂,试验表明:经复配药剂处理的棉铃虫虽然产卵量比对照仅降低了65.80%,但此处理卵孵化率比对照降低了92.39%。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
学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反思改进教学方法,使得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更为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为基本的一种形式,换而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想要学生学好英语,懂得运用英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入手. 笔者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周璐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宜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彰显央企职工的社会担当.rn根据组织统一安排,周璐负责门岗值守.部分居民不
期刊
本文在对柠檬桉、蓝桉、巨尾桉、邓恩桉、G9、184号等六种桉树叶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杀虫活性较好的巨尾桉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建立的培养目标更加的多元化. 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熟练的运用
《平度大众》报自今年7月份以来,在第二版开办《来自基层的呼声》和《回声》姊妹专栏,到目前为止,按到基层有关呼声方面的来稿数10件,选了其中能代表面上问题的近20件,请有
语文老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动能动性,尤其是处于低年级儿童,更加要重视识字写字的指导.
2020的新春佳节,因一场突发的疫情注定变得不凡.2月11日,姜莺正式参与下沉工作来到西马街道香港社区.她接到了下沉防疫的第一项工作——帮消杀的男同事拎补充的消毒液.因为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