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看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an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外交场合中,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经常发表演讲,外交演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交流的必要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汉语引语,如格言、古诗词、古语等,常被引用到这些演讲中,来达到特定的演讲目的,并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因此,中国政治演讲中引语的英译研究相当紧迫且意义重大。  目前目的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对于以功能为导向的实用型文体的翻译,目的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它摆脱了传统的对等原则的束缚,认为翻译目的不同,一个文本可以有多个译本。只要能够实现翻译目的,译文不必与原文完全对等。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翻译目的是要让引语的内涵及演讲者的意图为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因此其翻译应以内容为导向,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此外,目的论赋予了译者灵活选择翻译策略的自由,这也有助于引语预期功能的实现。由此可见,将目的论用于指导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是可行的。  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研究分析目的论三大法则在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英译中的运用。在目的原则的指导下,译者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从而保证引语预期功能的有效实现以及演讲者真实意图的完整传递。在连贯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充分考虑译文语言和文化的可接受性,使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有意义且能为受众所理解。在忠实原则的指导下,译文保存了原文的韵味和风格,做到了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通过借鉴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英译与目的论在其中的表现,本文为中国政治演说辞中引语的翻译提出了几点建议,如优先考虑演讲者的意图,兼顾译文的可接受性,灵活选用翻译策略等。这对外交翻译质量的提高以及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风采和中国文化的魅力。该研究拓展了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赋予了目的论三大原则新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自然界中的颜色丰富多彩,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颜色打交道。大千世界的颜色种类无穷无尽,有各自的独特物理属性,在语言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对颜色的认知,是
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其新历史主义小说《狼厅》一举斩获2009年度曼·布克奖。小说透过一个人物的视角,以国王亨利八世的婚姻为线索,重现了都铎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
布莱恩·默里曼是一位十八世纪著名的爱尔兰语诗人。他的长诗《午夜法庭》被广泛赞誉为爱尔兰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喜剧诗歌之一。该诗写于1780年,正当爱尔兰处于大不列颠帝国的
众所周知,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然而,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英语写作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中国大学生在写作中大多只是机械式地用英语将他们的母语概念按照中文顺
分裂句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特殊句型,隶属于不同语系的英汉两种语言虽然差异很大,但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具有强调作用的分裂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是英汉分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基础工程,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在探索教育新路、取得教育实效上下功夫。
布莱恩·弗里尔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他的创作生涯从20世纪60年代延伸到90年代,期间多部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其剧作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爱尔兰的政治与文化。本文所
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并逐渐固定化的一种习惯用语。它产生于群众,从语言形式上、语义上看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惯用语一般都有较强的比喻性
董铭柱,1952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联中国画创新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邮政集团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邮政报》《农家书屋》杂志社特聘“十二生肖”国画画家。  他的画热烈奔放深入生活,其代表作品《五子登科》《马到成功》《三阳开泰》《福寿》等深受广大百姓喜欢,被国家机关、中南海等单位收藏,并向慈善机构捐赠数十幅优秀作品。  董铭柱先生热心公益事业
韩国SPL转型星际2已经一年多,星际1时代曾经呼风唤雨的高手,在这一年也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有人从毫不起眼一跃成为天王级选手(Innovation),有人却从冠军拿到手软变得泯然众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