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F-1促进CD4+ T细胞浸润加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尤其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不仅是各种CKD进行性损伤的标志和共同途径,也是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决定因素和可靠的预后指标,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CKD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损伤,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等。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CKD,都会引起肾单位丢失、微血管损伤、肾脏代谢改变、氧化应激压力增强、慢性炎症持续存在等,最终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中有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虽然ECM在肾小管间质的合成是肾脏修复的过程,但是这些大量沉积的ECM反过来又会加重肾小球与肾小管的损伤,加速肾功能恶化。因此,及时阻止或减少肾小管间质ECM的聚集可能会有效抑制肾功能的恶化,避免CKD患者进展为ESRD。在免疫因素或非免疫因素导致的肾脏损伤中,CD4+T细胞都参与了急性或慢性的肾脏损伤。CKD患者和动物模型的肾脏组织病理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总是伴随小管间质大量巨噬细胞与CD4+T细胞的浸润。这些发现提示CD4+T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的研究表明,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中,通过抗CD4单克隆抗体清除体内CD4+T细胞后,肾小管间质中沉积的ECM明显减少。此外,有文献报道,在利用CD4+T细胞缺失转基因小鼠构建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中,肾小管间质ECM的沉积明显减少。还有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小鼠的肾脏中有大量高表达CCR7的CD4+T细胞浸润,在采用抗CCR7单克隆抗体阻断CCR7与配体的结合后,肾小管间质浸润的CD4+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同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也得到明显改善。以上发现从不同角度证明了CD4+T细胞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进程。但是,CD4+T细胞如何促进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又如何迁移到肾小管间质的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够加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在多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中,包括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5/6肾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等,纤维化肾脏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明显活化。而小分子化合物ICG-001抑制β-catenin的功能后,UUO模型中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缓解,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加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而T细胞因子1(T cell factor 1,TCF-1)作为目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经典的转录因子,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还没有明确报道。TCF-1又是CD4+T细胞发育与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敲除TCF-1后,病毒感染的小鼠脾脏中CD4+T细胞不能分化为正常的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除了CD4+T细胞的分化,TCF-1还影响CD4+T细胞的功能,敲除TCF-1的CD4+T细胞分泌IL-4与IL-21明显减少,而分泌颗粒酶B(Granzyme B)却有所增加。但是,TCF-1是否调节肾小管间质浸润的CD4+T细胞从而影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仍不清楚。方法:将Tcf7fl/fl小鼠与CD4-Cre转基因小鼠杂交,构建CD4+T细胞内条件性敲除TCF-1的CD4-Cre-Tcf7fl/fl(Tcf7–/–)小鼠;同时将ERT2-Cre基因敲入小鼠与Tcf7fl/fl小鼠杂交构建,得到他莫昔芬诱导敲除TCF-1的ERT2-Cre-Tcf7fl/fl(i Tcf7–/–)小鼠。通过这2种转基因小鼠构建UUO模型,观察TCF-1对肾小管纤维化的作用。采用RT-q PCR观察肾脏中相应指标的m RNA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马松三色染色(MTS)及天狼猩红(Sirus red)等多种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肾脏的大体形态、炎症浸润与纤维蛋白沉积水平。采集NCBI数据库中纤维化肾脏单细胞测序数据集,分析纤维化肾脏中的主要细胞构成,以及TCF-1的表达定位。此外,通过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肾脏中纤维化蛋白fibronectin和collagenα-1(Ⅰ)(COL1A1)的表达情况与分布位置,了解CD4+T细胞与TCF-1+细胞的浸润程度。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观察纤维化肾脏中浸润的CD4+T细胞的表型、功能与亚群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分选脾脏CD4+T细胞,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quan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h IP-q PCR)观察TCF-1是否能直接结合Ccr7增强子区域。收集175例在新桥医院明确诊断的CKD患者肾脏组织切片,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肾脏浸润的TCF-1+细胞,分析其浸润数量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进一步对不同CKD病种进行分层分析,结合课题组前期主要研究方向,目前重点分析了其中32例AAV患者,通过IF染色及多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观察了其外周血CD4+T细胞及其亚群,以及肾组织浸润的CD4+T细胞与TCF-1+细胞。此外,采用ELISA检测AAV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ANCAs滴度。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AAV患者肾脏和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临床活动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UUO肾脏中TCF-1的m RNA与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他莫昔芬诱导敲除TCF-1后,UUO肾脏中纤维蛋白沉积明显减少(p<0.001)、fibronectin(p<0.001)和COL1A1(p<0.001)的表达明显减少。2.通过单细胞测序数据挖掘,发现纤维化肾脏中有TCF-1的表达主要定位于T淋巴细胞。进一步IF染色与多色流式细胞术确定UUO肾脏中高表达的TCF-1主要定位于CD4+T细胞。CD4+T细胞内条件性敲除TCF-1后,UUO肾脏纤维蛋白沉积明显减少(p<0.001)、fibronectin(p<0.001)和COL1A1(p<0.001)的表达明显减少;UUO肾小管间质浸润的CD4+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01),但是浸润的CD4+T细胞亚群没有明显变化。3.CD4+T细胞内条件性敲除TCF-1后,UUO肾脏间质浸润的CD4+T细胞表面CCR7表达明显减少(p<0.001)。CD4+T细胞内源性TCF-1可以直接与Ccr7+18.6k和+23.3k这两个增强子区域结合。4.CKD患者(包括AAV患者)肾脏小管间质浸润的TCF-1+细胞数量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412,p<0.001)。在AAV患者中,肾脏小管间质浸润的CD4+T细胞数量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ρ=0.720,p<0.001)。AAV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ρ=0.072,p=0.726)及其亚群Tfh细胞(ρ=–0.150,p=0.465)和Tph细胞(ρ=–0.038,p=0.853)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没有相关性。5.AAV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Tph细胞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ρ=0.431,p=0.014)、ESR(ρ=0.505,p=0.004)、CRP(ρ=0.647,p=0.004)、NLR(ρ=0.447,p=0.013)呈正相关。AAV患者Tph细胞与血清TNF-α(ρ=0.449,p=0.005)、IL-4(ρ=0.688,p<0.001)、IL-21(ρ=0.709,p<0.001)、IL-12(ρ=0.504,p=0.001)、MPO-ANCAs(ρ=0.711,p<0.001)呈正相关,但是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ρ=–0.684,p<0.001)。此外,AAV患者外周血Tph细胞比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在诱导缓解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结论:1.内源性TCF-1直接与Ccr7增强子结合上调CCR7表达,促进CD4+T细胞浸润肾间质,加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2.CKD患者肾间质浸润的CD4+T细胞及TCF-1+细胞数量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3.AAV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Tph细胞明显升高,可能通过分泌IL-4和IL-21促进MPO-ANCAs的产生,从而发挥其致病作用。
其他文献
蚤蝼是直翅目蚤蝼总科物种的统称。蚤蝼通常体型微小,善于跳跃,飞行能力弱或不具有飞行能力,广泛分布于全球。与其他直翅目昆虫不同的是,蚤蝼常以苔藓为食,偶尔进食甘蔗、水稻等作物。由于其体型微小、生活环境隐蔽以及对农作物等的危害不明显,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作为直翅目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对蚤蝼的研究将对该类群乃至直翅目昆虫的生理生化、物种起源、进化适应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然而目前对蚤蝼的研究只停
学位
地下鼠通常在地下缺氧环境中仍保持正常活动。作为我国特有地下鼠,实验室条件下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能够在4%氧气浓度下存活10小时以上且无明显损伤,而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同样条件下仅存活不到6个小时,显示甘肃鼢鼠具有良好的低氧适应性。为探索甘肃鼢鼠的低氧适应机制,我们对暴露于多个氧气浓度(6.5%6h,10.5%44h,21%一周)的甘肃鼢鼠多个组织
学位
电子的连续-连续光吸收及其逆过程轫致辐射是十分重要的原子分子物理过程。在恒星系统、惯性约束聚变、磁约束聚变、武器爆炸等等离子体环境中,它们是主要的能量交换途径。该物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对于恒星性质的理解、聚变反应实验的推进以及等离子体能量沉积和状态方程等课题的研究至关重要。与孤立原子分子系统相比,自然系统大多是包含电子、离子、光子等多种粒子的复杂等离子体环境,环境中粒子的库仑作用通常会受到其他粒子的屏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肥胖型人口的增加、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和全民运动的开展,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软骨缺损可继发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引起关节疼痛,严重者肢体残障、劳动力丧失。OA已成为目前全球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慢性致残性疾病,造成重大的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关节软骨由于无血管、神经、缺少干细胞或软骨祖细胞以及结构较为复杂,其磨损退变或缺损直径大于2 mm后几乎没有自我再
学位
研究背景:砷(arsenic,As)是自然界与职业环境中一种常见的类金属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食物、空气、土壤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和矿石开采过程中,其中无机砷饮水暴露已经对全球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孟加拉国、印度、南美、中国以及美国的部分地区地下水中,均发现了无机As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与美国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
学位
研究背景:科学高效地对日益增加的各类化学物进行系统风险评估是毒理学面对的重大挑战。基于动物实验的传统毒性测试模式周期长、通量低、成本高、不确定性大,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大量化学物的毒性测试需求。2007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了一项题为《21世纪毒性测试:策略与愿景》(Toxicity Testing in the 21st Century,TT21C)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阐述了传统毒理
学位
研究背景:骨骼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其不断地经历重塑过程以维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骨重塑(Bone remodeling)涉及到多种类型细胞的参与,这些细胞共同组成骨重塑发生的活跃区域,该区域被称为基本多细胞单位(Basic multicellular units,BMU)。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是BMU中参与骨重塑的两种主要细胞,其中破骨细胞负责老化骨质的吸收,成骨细胞则负责新骨形成。在生理条件下,骨吸收
学位
背景与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爆发以来迅速蔓延世界各地,高传染率及死亡率已经造成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人员感染,死亡病例日渐增多。COVID-19爆发下对于医疗资源以及核酸筛查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种补充性辅助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判断肺部病变的类型、程度及变化方面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
学位
背景与研究目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也是临床最常见的膀胱储尿期的兴奋性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OAB在全球的总发病人数约为4.55亿人次,每年造成的医疗经济负担高达826亿美元。我国OAB的发病率高达15.1%,其中男性发病率约为15.9%。女性约为14.3%。膀胱储尿期兴奋性改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
学位
研究背景和意义: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类多发于东南亚和东亚的头颈上皮恶性实体瘤。由于鼻咽癌细胞对电离辐射比较灵敏,故这是鼻咽癌的常规杀灭方法。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鼻咽癌患者经治疗后肿瘤不消退,或出现复发转移,而放疗抵抗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优化治疗方案对增加放疗杀伤性、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关键的临床价值。代谢状态紊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