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其对氯化消毒的影响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饮用水水源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中能够检测出来的微量有机物种类也不断增多,加之饮用水水质标准不断提高,常规水处理工艺已经难以应对当前严重的水体微污染问题。活性炭技术以其显著的优势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去除有机污染物最有效的深度净化技术之一。 本试验以水厂实际生产为依托,基于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饮用水净化过程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转化规律,分析有机物分子量区间对三卤甲烷生成势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四种不同挂膜方式下活性炭柱净水效能的异同。试验发现自然挂膜方式和人工挂膜方式在稳定后,对有机物等的去除率大致相同,活性炭柱上生物量也在一个数量级上。 反冲洗方式是保证活性炭工艺能否继续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试验以反冲洗废水浊度、浊污比、反冲洗前后活性炭柱上各层生物量、生物活性的变化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反冲洗方式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膨胀度对反冲洗效果影响大;(2)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比较适合活性炭柱试验。 活性炭主要依靠炭的吸附和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有机物,空床接触时间影响活性炭的去除效能。研究发现,延长空床接触时间意味着延长基质和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基质的生物降解;此外,接触时间的延长也有利于污染物的物化吸附去除。 水源水中有毒污染物和饮用水净化消毒副产物均与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密切相关。本试验采用超滤膜法分析了长江下游段水源水经常规工艺及活性炭深度处理后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C)的分子量(MV)分布,考察了各工艺单元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长江水源水以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为主(小于10k Dalton的有机物占64.40%);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很高,尤其对MV为10k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去除率达67%以上,但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很低,甚至表现为部分增加。经活性炭处理后,小分子量有机物,特别是MV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去除,去除率达84%。 为了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和去除水处理过程中形成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质,本试验在研究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有机物转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长江原水、水厂砂滤池出水、活性炭柱出水经过次氯酸钠消毒后的水样中各分子量区间THMFP含量,研究结果发现:在各分子量区间有机物中,小分子量有机物是主要的三卤甲烷前驱物质(MV小于0.5kDalton的有机物生成的THMFP占总THMFP的50%),并且随着相对分子量的增大,三卤甲烷生成量相应下降。
其他文献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得到广泛工程应用,其优异性能依赖于钢管与核心混凝土间的复合作用。但工程实践显示,在恶劣、往复、持续的野外环境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存在界面脱粘脱空现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隧道和地铁等地下结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与结构物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成为地震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目前其在理论分析、试验和观测上取
局部场地对地震动影响是近40年来地震工程等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该问题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已有广泛研究。然而,岩土在沉积风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目前,场
近年来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显著地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水平,但同时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也愈显突出,特别是当列车移动速度与临界速度
中空筒体钢结构与一般筒体结构不同,它是由若干根柱组成环形,柱与柱之间用构件连接起来形成筒体来共同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的、底部有很大的净空的一种筒体结构。其特点是高径
大跨建筑结构选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问题,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同时结构选型不仅仅是在多个结构方案中进行最优结构方案的选择,同时应该包括结构形式的设计。 针对结构选
随着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脱氮除磷逐渐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普遍不足,传统生物脱氮除磷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水电规划中库容最大、技术指标优越的项目,并且处于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之下,工程施工后将在不同部位形成众多的岩质高陡边坡。1#、2#导流隧洞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建筑结构及使用功能上的要求,相应的深基坑工程也具有更深、更大、更复杂的特点,复合式土钉墙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由于其具有概念明确,物理模型简单,破坏面的形状或位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