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社会分工——马克思与涂尔干社会分工理论之比较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分工,作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思想家们的关注。生活在社会转型期的马克思、涂尔干面对着现代性问题,对社会分工做了重新的思考,并从社会分工出发去思考现代社会。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简单的对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做一下介绍。主要包括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这几个概念。通过对这几个概念的了解,能使我们深入到现代性问题,并对其反思。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马克思和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通过二者对社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社会分工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分工的未来发展,来比较他们的社会分工理论在内容上的不同。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形成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梳理,显示了生产力对社会分工形成和发展的重大作用。在分工产生后不仅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私有制、阶级、国家都是在其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但是,社会分工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异化和人的片面化发展,这也是现代性问题的突出表现。要想消除现代性的社会危机就必须消灭社会分工,通过社会革命向共产主义前进。马克思对分工论述,和他对现代性的批判相呼应,对分工的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的阐释同他对现代性的“发生学”、“病理学”、“未来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涂尔干对社会分工的理解和马克思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社会密度和社会容量是分工产生的原因,其中社会密度是主要因素,因为单单人口的增加并不会产生分工,只有当社会密度增加才会导致竞争的激烈,引起社会分工。同时集体意识和遗传也对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集体意识的退化和分工的发展是同一过程,遗传性对社会分工起着既促进又阻碍的双重作用,后者强之。社会分工的功能主要是促使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发展,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的人由于分工的细化而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社会分工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涂尔干也看到了现代性社会的危机,他称之为失范的社会或社会的失范。而要解现代决社会的危机,就必须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
   第三章,则将重点放在二者社会分工理论的深层比较。通过前面对二者社会分工的理论内容的比较,我们会发现:马克思更多的将眼界放在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主张通过现实的社会行动将其理论进行下去。涂尔干似乎对政治、经济漠不关心,他将落脚点放在道德之上,他认为现代性的危机是道德规范不完善而产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重建现代社会秩序。由此,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和涂尔干的截然不同的价值旨趣,也使我们不得不在更深的层次上去比较二者的社会分工理论。本文从二者不同的方法论前提、异化和失范、对待社会分工和现代性的不同态度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张超越“现代性”,去建立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来解决“现代性问题”;而涂尔干则将眼光放在“现代性”的视域之内,主张在现代性范围内解决现代问题。
   总的来说,个人发展与社会分工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正像社会经济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一样,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发展状况也随之从较低的发展阶段逐步向较高的发展阶段不断过渡。涂尔干和马克思从各自的角度,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创立自己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他们的社会分工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现代性”问题远远没有结束,对经典社会理论的反思也还不能停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目标的逐步实现,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为国用。在这一变换中,征地补偿成为了社会的热点。由于我国在征地补偿问题中存在着分配不均、形式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等问题,征地补偿成为了引发社会矛盾的一个隐患。最近几年来,由于征地补偿问题引起的社会冲突,群体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征地补偿概念的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对学者们关于解决我国征地补偿途径的对比,试
学位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现状的研究发现,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评价标准、方式、效果上均存在不足,而现有文献并不能深入探究根本原因进而解决问题。因此,本文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从定性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问题,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政策制度的完善,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定性
学位
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是体现高校图书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图书馆办馆思想由“书本位”向“人本位”的转移,“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得到确立。要实施科学评价,则必须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搭建起沟通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有效渠道。美国研究型图书馆联合会提出的LIBQUAL+是从用户的角度评价图书馆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原有的LIBQUAL+评价工
在决定论/非决定论的理论层面和视野下,如何看待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和可理解性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本文认为出现这样的两难局面是因为预设了“人的能动性既不能以严格规则的方式与其他事物共同存在,也不能以包含随机性的方式与其他事物共同存在”这样一种双侧否定性的能动性概念和直观。因此,从相容论的角度,本文关注于从决定论/非决定论的层面之外的其他层面去解释人的能动性的内容和条件,并在约翰.费舍的半相容论工作的基础
学位
某人是否应该为过去某个行为负责,这是一个道德责任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子问题。首先是该人是否出于某种程度的自由意志去执行该行为。它涉及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其次,该行为的执行者是否与被追究责任者是同一个人,只对过去的行为负责,而不对另一个人过去的行为负责。对于第二个问题,很多哲学家认为,实际上预设了人格同一性,即过去的这个行为的执行者与责任者是同一个人。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
学位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分支之一,是中国哲学里十分重要的学术领域。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范畴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对现代社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被重新发现,是当代老子研究的新特点。帛书《老子》于1973年被发现,楚简《老子》于1993年出土,都出现了不同的热潮。在帛书和楚
学位
杜亚泉,我国20世纪初著名的思想启蒙者,在自然科学领域成就卓著,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先驱”。但长久以来,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者、封建卫道士而遭到批判,未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近代中国已被迫纳入到西方政治文化的扩张系统之中,传统的政治秩序、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均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那么如何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如何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的激荡中重塑新的民族文化认同,来回应政治文化的双
学位
吴耀宗是近现代中国基督教界的一位重要领袖,在中国基督教历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中国基督教会的主要领导职务,对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他也是近代中国基督教史上争议性最大的人物之一。许多学者虽然对吴耀宗的研究很有兴趣,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对这个重要人物给予应有的关注和真正深入、全面的探讨,因此长期以来留下了中国基督教思想研究中的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的重要
学位
私德和公德是梁启超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中国近代史上,他较早提出了这对概念,并对二者的含义做出了界定,在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在梁启超的思想中,公德的目的在于“利群”,指在个体在处理与团体关系时所应具备的品质;私德既包含着传统的善己、修身之德又纳入了私人交往之伦理。这对概念的区分看起来是明确的,但在其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当他依据对这对概念的理解分析近代国人的道德问题时,却在许多问题该归入公
学位
对何谓人间善的生活的追问与解答贯穿了人类精神努力的历史,现代自由主义的答案是: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因此,善的生活只能诉诸个人的自我选择。人们不仅应该有平等的权利,而且应该有能力根据自己的良知选择自己的信仰,确立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这就是经典的个人主义的要义。而作为这一答案及其论证的前提的,是个体自我的地位与权利的绝对独立性和优先性证明。然而,在自由主义的每一个发展阶段,这种证明都不成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