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瓦肯罗德“艺术宗教”中启蒙与浪漫的审美融合——以《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为例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rtualboxsc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亨利希·瓦肯罗德(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1773-1798),德国早期浪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年仅25岁的生命中,他留下了一部重要的文集--《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Herzensergiessungen eines kunstliebenden Klosterbruders,1797年,以下简称《倾诉》)。在《倾诉》中,瓦肯罗德用纤细柔软的笔触书写内心对于艺术的热爱,并在虔敬和膜拜中融合进宗教的情感和态度,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宗教”的审美观。同时,瓦肯罗德所处的德国思想界,恰好处于从晚期启蒙主义到早期浪漫主义的过渡和承接之时,于是,相比其他的早期浪漫派的先哲,瓦肯罗德的艺术审美观呈现出较为独特的双重性和交融性--既非单纯的启蒙主义,也非简单的浪漫主义,而是将启蒙与浪漫审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以瓦肯罗德“艺术宗教”的审美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其代表作品《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的解读,分析瓦肯罗德独特的宗教化的艺术审美理念。其次,突破前人研究中考察语境与思想维度的单一性,将瓦肯罗德的思想放置到晚期启蒙主义运动与早期浪漫派思潮相互交织的思想语境中综合考察,关照到“艺术宗教”审美观中“启蒙与浪漫”的双重维度,并进一步分析“启蒙与浪漫”这双重维度在“艺术宗教”中的相互融合,提出“艺术宗教”中以“艺术”作为结契点实现了启蒙与浪漫的审美交融的论点。最后,通过对“艺术宗教”的现实价值与后世影响的分析,反思其审美融合的思想张力。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否定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属于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在通过语言表达否定的过程中,相同的认知结果会因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差异而显
在中国传统道德/政治共同体日渐坍塌的危机时刻,面对着马克思主义阶级话语的兴起,知识分子面临着一个难题:现代中国人如何在新兴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中,重新谋划和建立新型的主
“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
荀子思想及其文章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现有的荀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其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荀子》博喻现象,学界早有关注,论述颇多
无论是在普通话还是方言部分;作为助词还是语气词研究;在语法还是句法层面,目前对“了”都已经有过多方探讨。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缘起于“了”对应于福鼎方言的特殊形态。福鼎
俞德邻,是宋末元初镇江(京口)地区杰出的诗人、学者,以气节和文学为世所重。他以南宋遗民自居,入元后隐退不仕,屡荐不起。又悠游园林,寄情于诗酒,有《佩韦斋文集》,其中存诗七卷,总计
目的:研究灰树花胞外多糖(GL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发酵培养灰树花,发酵液经醇沉提取得到胞外多糖粗品;经脱蛋白、脱色、流水透析处理得到GLP;组分分离后收集
汉画像艺术是汉代人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当时人们审美理想的表现。从汉画像艺术中我们能最直观也最深刻地领悟汉代人心目中的“理想乐土”。与先秦诸子表达的理想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