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半叶英国汉学家的《诗经》阐释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1872-1901)是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发行的一部以英文为主要书写语言的汉学研究杂志,该杂志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体现出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国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以该杂志中刊载的《诗经》翻译和阐释为切入点,在联系同一时期西方汉学相关研究热点、主流方法和论述立场的基础上,考察19世纪下半叶英国汉学《诗经》研究的复杂面貌和范式转型。本文以金斯密、庄延龄、欧德理在《中国评论》上的《诗经》翻译或阐释为主线,尝试展现三人在研究方法与立场上的差异,以及彼此间的论争。金斯密通过比较《诗经》词汇和梵语词汇,试图证明“《诗经》语言来自梵语音译,中国文明来自雅利安文明”的猜想;庄延龄在批判金斯密的基础上,以英语古歌谣的形式翻译《诗经》,并在注疏中抹去传统儒家的“诗教”观念,从而将《诗经》定义为原始初民的抒情歌唱;而欧德理则在庄严龄的基础上,借助一系列实证主义方法,将《诗经》判定为伪书,进而参与到此一时期西方汉学界的“疑古”运动中。三人的研究切入点虽各不相同,却共同揭示出19世纪下半叶英语世界《诗经》翻译和阐释的范式转向。就共时层面而言,三人都抛弃了儒家经学的注疏传统和明清耶稣会士的宗教解经法,并力图探寻《诗经》成为儒家经典前的原初意义;就历时层面来说,三人的翻译和阐释则表现出一种逐步“科学化”和“文学化”的趋向,这也预示着20世纪之后,现代《诗经》阐释学的一个基本面向。本论文对《中国评论》所刊载的《诗经》文献的整理和解读,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时期《诗经》英译的史料空白,并在梳理三位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立场的基础上,尝试揭示19世纪下半叶英语世界汉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拜厄特的《占有》以其丰富庞杂的宏大叙事、抽象的时空观和近乎完美的艺术表现被一致看成其代表作。以空间解读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的空间意象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发现
经济周期作为经济基本面的核心指标,其同步性是货币合作的重要条件。中国-东盟货币合作的经济周期条件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周期对于马来西亚、泰国和
体育用品品牌竞争力提升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驱动。体育用品品牌竞争集中体现为以商标和专利核心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的竞争。体育用品企业必须要借助于知识产权战略实现
本文以几种海洋微藻为实验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生物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的生长、生理生化特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为阐明全球变化对海洋生
用"原型冲突"理论来分析韩松的作品可以发现众多契合点。首先,作品中的人性之恶表现出了"阴影"的理论。其次,作品中人物在公共场所展现的掩饰自我的行为体现出"人格面具"的观
通过对现有居住区景观评价指标的筛选,选择若干对园林景观质量影响较大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对于定性指标的判断具有模糊性。采用层次模糊分析模型建立园林植物景观评价
本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构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有小结。四部分看似各自成章,但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理念,即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使证券公司在风险投资业务中获得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并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
现代人的心理、心态问题多多,非常值得研究。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精神价值滑落、道德底线下移、榜样力量式微、人际关系疏离,以及失范问题、良知问题、得失问题、诚信问题、冷
报纸
特色小镇是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产业转型升级、缓解大城市压力和促进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缺乏特色、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