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钙钛矿单晶的叠层X射线探测器性能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疗检验、工业探伤、安全检测,航天探测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的X射线探测是X射线应用的关键部件。目前,基于非晶硒(a-Se)和Cd Te单晶等材料制备的商用X射线探测器存在电荷收集效率低、灵敏度低和因材料厚度较小而难以探测高能X射线等问题。MAPbBr3钙钛矿单晶材料因具备优异的光电性能、较高的原子序数和易于达到毫米级别的厚度,具有较强的X射线吸收能力,在X射线探测器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研究价值。然而,毫米级厚度的X射线吸收层会使材料内部产生的非平衡载流子迁移距离较远,导致电荷收集效率较低。同时,甲胺基钙钛矿材料还面临暗电流大和不稳定等关键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调节前驱体摩尔比制备了MAPbBr3钙钛矿单晶材料,并构建了叠层结构的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研究了前驱体摩尔比和阳离子(Cs+)掺杂等因素对器件X射线探测性能的影响,所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空间限制法和逆温结晶法成功制备了前驱体摩尔比分别为1、0.9、0.8、0.7的MAPbBr3钙钛矿单晶,研究了不同前驱体摩尔比对产物的晶格结构和禁带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前驱体摩尔比不会影响MAPbBr3钙钛矿单晶的立方晶体结构和禁带宽度,其禁带宽度均为2.16 e V。(2)以四种不同前驱体摩尔比制备的MAPbBr3钙钛矿单晶组装器件,研究了MAPbBr3钙钛矿单晶的缺陷密度、载流子迁移率、离子迁移和光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前驱体摩尔比的减小(即有机物质的增加)会减缓单晶的生长速度,使单晶的缺陷密度减少,前驱体摩尔比为0.8制备的MAPbBr3钙钛矿单晶的荧光寿命可达1040.3 ns,且其缺陷密度低至3.385×1010cm-3,载流子迁移率为43.6 cm2V-1S-1。该条件制备的MAPbBr3钙钛矿单晶中Pb/Br元素的比最为接近理论0.333,说明单晶内部的原子空位缺陷最小,即离子迁移通道少,抑制了离子迁移。同时,在473 nm的激光照射下,其单晶光电流和暗电流的比值最大达到1000,并且响应时间仅为0.069 s。(3)以前驱体摩尔比为0.8制备的MAPbBr3钙钛矿单晶制备了单层X射线探测器和叠层X射线探测器,并制备了基于阳离子掺杂的MA0.95Cs0.05PbBr3钙钛矿单晶制备的叠层器件,研究了不同器件结构和阳离子掺杂钙钛矿单晶所制备器件的X射线响应和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吸收材料厚度相同的条件下,MAPbBr3钙钛矿单晶制备的叠层器件的灵敏度达到494.8μC Gy-1aircm-2,高于其所制备的单层结构器件的灵敏度302.6μC Gy-1aircm-2。阳离子掺杂的MA0.95Cs0.05PbBr3钙钛矿单晶的性能获得提高,缺陷密度减少到3.14×1010cm-3,载流子迁移率提高到45.8 cm2V-1S-1,同时MA0.95Cs0.05PbBr3钙钛矿单晶的电阻值提高了一倍为1.85 GΩ·cm。阳离子掺杂的钙钛矿单晶制备的叠层X射线探测器的灵敏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达了900.3μC Gyair-1cm-2。
其他文献
在如今的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开始广泛的从各种电子显示屏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显示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目前显示设备不断向着高显色、柔性、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而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发光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例如较窄的半峰宽(FWHM)发射时<35 nm,较宽的颜色调谐能力,能在400–10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调节,以及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QY),以及与有机发射体相比具有
随着医疗与科技的不断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被研发与应用到人类的疾病治疗和健康恢复中。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于器械没有彻底灭菌等原因,造成细菌感染而致使手术失败,进而会严重威胁到病人的健康。常规的治疗手段为注射或者服用大量的抗生素,但是这不仅会产生强烈的副作用,也会造成耐药细菌的产生,增加治疗的风险与难度。全球范围内已出现大量的新型多重耐药型细菌也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造成大规模的感染与死亡。虽然对
以光敏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已经被确定为治疗许多癌症适应症的较为安全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和光热疗法。光热疗法是以局部热损伤来消融肿瘤,光动力疗法是造成靶向区域化学损伤来消融肿瘤。在使用激光照射之前我们需要确定目标区域的光敏剂的浓度,我们可以引入成像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成像技术不仅可以用来确定目标区域光敏剂的浓度,还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从而实现癌症的诊断治疗一体化。Bi基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问题之一。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作为三大传统的治疗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但都无法真正做到对癌症的治愈。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构建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已然成为当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其中,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以非侵入性、高特异性的优势在癌症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过渡金属硫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信息处理与信息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传统计算系统由于数据存储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的分离,其数据处理的速度与能耗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相比之下,人类大脑被视为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受大脑启发而提出的神经形态计算系统,有望解决传统冯·诺依曼体系的瓶颈,实现低能耗、高效率地计算、存储数据。在大脑中,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依赖于神经、突触的协同配合
固态仿生纳米通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易于微加工和功能化修饰调控,这些优点使其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活性氧物质在生命体的正常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异常浓度的活性氧物质会对机体造成损伤,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准确监测其浓度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有积极意义。由于活性氧具有较多中间体种类、存在时间短等特点,使得对其高选择性检测非常困难。因此,开发设计能够快速、灵敏和高选择性检测活性氧的纳米通道体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增长趋势迅速,已经对广大女性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早期的诊断和同步治疗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存活率具有重大意义。纳米材料由于其多功能性而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的制备。设计具有诊断功能与治疗功能于一体的纳米诊疗剂是解决癌症治疗的有效方法。普鲁士蓝由于其较高的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光热性能以及成像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但是,普鲁士蓝作为纳米诊疗剂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症。DR治疗药物的研发中常通过显微镜观察小鼠视网膜病理图像的变化的方式来评价药物的效果,但这种评价方法主观性强,无定量标准。小鼠视网膜病理图像中的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面积和细胞核面积等参数可以用于评估DR的病理变化,对药物效果客观定量的评价,因此小鼠视网膜图像的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化的推进,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愈加严格。尤其是疫情防控形势下,各类业务转向线上完成,使得系统性能面临更大的挑战,数据库作为系统的心脏,是任何企业或个人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众多数据库类型,选择一款合适的数据库成了难题,数据库产品更新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推陈出新的步伐也随着时代的节奏越来越快,用户的采购抉择更是难上加难。即便数据库能满足现有需求,当应用至高负载和大数量级的场景时,用户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