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回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在艾米丽·狄金森诗作中的反映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x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创作,尤其是诗的创作,是人类所独具的一种生命活动方式,是人类内在属性的最丰富、最美妙的显现。在十九世纪美国文坛上,艾米丽·狄金森是一朵奇葩,她的诗歌以不拘一格奔放不羁的语言,飘逸空灵的冥想吸引了亿万读者,因此被称为世界抒情短诗大师。为什么一首短短的小诗就能够有如此撼动人心的力量?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艺术创造尤其是文学创造的动因。本文以荣格的这一理论为指南,采用心理分析手法,在对艾米丽·狄金森的诗作及生前往来信件(尤其是诗作)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文学创作的奥秘进行了探寻,以论证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对阐释文学创作过程的指导意义。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于文学创作心理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他认为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就来自“集体无意识”,而“集体无意识”则通过一种“自主情结”构成创作冲动,以“原始意象”(“原型”)的方式呈现在作家的心中。一旦作家头脑中这种潜在的“原始意象”被某种创作对象唤醒,他们就可以超越个人的有限阅历,本能地获得这种“原始意象”的创作灵感。他认为伟大的作家正是在这种“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才写出了能够流芳百世的作品。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神话、童话、传说中,荣格找到了大量这样的原型,其中一些原型,如面具原型、阴影原型、阿尼玛斯等等,在艾米丽·狄金森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集体无意识角度看,正是这些原型吸引并推动着人们去认识、创造和再现生活,因此艺术创造尤其是文学创造的源泉是蕴含了无数神话传说的人类集体无意识。我们在阅读伟大文学作品时会感受到心灵的共鸣与震撼,但却往往无法具体的说出到底是哪句话、哪个人物形象或哪个故事情节让我们产生这种精神上的认同感,这恰恰是因为作品中所蕴涵的集体无意识成份触发了我们内心深处世代积淀下来的“族群记忆”。
其他文献
介绍WACO750-881PLC在某钢厂一次除尘改造中的应用.在分析该炼钢厂原自动控制系统和工艺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解决WAGO750-881PLC与AB主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WAGO PLC与AB的KSV1EW32组态监控软件的信号交接,以及与AB的PLC之间通信,并通过实际多年的运行,验证了采用WAGO750-881PLC与AB系统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若想要花最少的精力与时间得到最好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予以赏识,渗透情感,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教学方向,其教学目标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体育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只有
肖秋成(中共湖南省新宁县委)推进反腐倡廉关键在人,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必须营造反腐倡廉的人文环境。一要筑牢拒腐防变的人格防线。优良的品格是天然的“防腐剂”。
中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具有多层次性和发展不平衡性,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还有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认知实际、思想实际、心理
本文意欲从文本出发,比较《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两部作品对“痴”的描写,进而挖掘蒲松龄和曹雪芹对于“痴”的不同理解及其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全文主要分三章来探讨这个问题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则为研究内容,文中的句内回指主要限定在简单动词结构和带宾语从句结构的代词回指范围之内。分析主要建立在真实语料的基础之上,语料
在全院团员中开展增强团员素质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广大团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是全面贯彻落实学院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