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抗体-IFNβ融合蛋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靶向肿瘤相关受体,尤其是癌基因受体的第一代抗体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治疗。尽管治疗初期肿瘤得到控制,但通常会出现复发或抗体耐药现象。目前绝大多数解决抗体耐药的研究和策略都是阻断肿瘤细胞内抵制相关的信号通路。第二代的治疗性抗体通过和细胞毒性化合物或毒素偶联,靶向递送细胞毒药物至肿瘤细胞。其中的一些抗体,例如Herceptin-DM1,已经具备更小的副作用及更好的抗肿瘤效应,但其他一些抗体则疗效有限。尽管应用了这个策略,仍会出现抗体耐药,Herceptin-DM1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急需新一代的基于抗体的肿瘤治疗策略出现。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发展了第三代的治疗性抗体,即将抗体与免疫调节因子偶联来调节肿瘤微环境、把肿瘤微环境从抑制/失能变成激活/活化,从而重新激活抗肿瘤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我们已经观察到靶向癌基因信号可以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来抑制肿瘤生长。用新一代基于抗体的融合蛋白(抗体-IFNβ)靶向肿瘤组织可以同时重新激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细胞,极大地提高了抗体的治疗效果,甚至在抗体抵制的肿瘤中仍然有效。之前解决抗体耐药的策略都是阻断众多肿瘤内部耐药机制中的某一个机制,与它们不同的是,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即同时提高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从而广泛的克服抗体耐药而不依赖于肿瘤发生耐药的机制。我们的结果显示抗体-IFNβ融合蛋白靶向宿主DCs而不是T细胞的IFNAR以增强交联呈递和抗肿瘤CTL应答,这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利用T细胞上抑制信号的免疫治疗不同,而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的免疫治疗的靶点。同时我们的数据也显示用第三代的抗体重新激活免疫细胞是一个比第二代抗体-毒素偶联更好的策略,能更好的控制肿瘤:降低治疗周期、对正常组织有更小的毒性、阻止多靶点突变肿瘤抗原引起的复发和抵制现象发生。此外,本研究也发现了宿主另一个重要的保护机制,称为治疗介导的获得性抵制。我们发现抗体-IFNβ治疗诱导PDL-1的表达是获得性抵制的关键分子。阻断PDL-1可使抗体-IFNβ的治疗效应最大化,解决治疗介导的抵制,完全消除抗体耐药肿瘤。这清楚的说明了免疫活化分子靶向特异性诱导的抑制通路应该是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抗体-免疫调节剂融合蛋白较之前抗体的优势在于其开创了一条在各种各样的肿瘤靶向抗体(分子导弹)上连接智能炸弹的新方法。这种融合蛋白不是新的方法,但大多数融合蛋白都是使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炸弹,同时也杀伤了周围的免疫细胞。我们设计的新导弹递送的是免疫调节剂,避免了非特异的破坏,动员了宿主的免疫应答,减轻了相关的损害。既然每个肿瘤组织有不同的微环境,筛选出适当的肿瘤组织,并正确选择靶向肿瘤细胞的受体和免疫细胞的调节分子,最终应该可以使肿瘤完全消除。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个体化的策略来调节肿瘤微环境,提高抗肿瘤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具体实验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抗体介导的肿瘤消退依赖于I型干扰素1.抗体治疗敏感、部分抵制、完全抵制肿瘤模型的建立。2.抗体治疗肿瘤可诱导I型干扰素的产生。3.阻断I型干扰素信号对抗体治疗效应的影响。4.直接给予I型干扰素足以控制肿瘤生长。结论:I型干扰素可以改善肿瘤免疫逃逸现象,成为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第二部分:靶向递送IFNβ以增强抗EGFR抗体的治疗效应1.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纯化。2.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体外功能的检测。3.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体内靶向性检测。4.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体内抑制肿瘤生长能力的检测。结论:Ab-IFNβ融合在低剂量短周期的条件下比第一代的抗体能更好的控制肿瘤生长,甚至在抗体抵制肿瘤和肿瘤抗原耐受宿主身上依然有效。第三部分: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机制1.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的治疗效应依赖于获得性免疫。2.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通过宿主造血细胞上的IFNAR发挥治疗效应。3.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效应依赖于DCs的活化。4. Anti-EGFR-IFNβ融合蛋白直接作用于DCs以改变肿瘤微环境获得更好的抗肿瘤效应。结论:Anti-EGFR-IFNβ治疗可以增加T细胞活化以增强其抗肿瘤效应;其通过活化宿主造血细胞以改变肿瘤微环境,而不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治疗效应主要依靠提高的DC交联呈递使得CD8+CTL活化增强;其依靠直接活化DC上的IFNAR发挥治疗效应,活化T细胞上的IFNAR则进一步扩大了该效应。第四部分:拮抗anti-EGFR-IFNβ诱导的PDL-1的表达可以使肿瘤完全消退。1. Anti-EGFR-IFNβ诱导PDL-1表达上调。2. Anti-EGFR-IFNβ和anti-PDL-1联合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应。3. Anti-EGFR-IFNβ和anti-CTLA4、anti-BTLA联合治疗无协同效应。4. Anti-EGFR-IFNβ和anti-PDL-1联合治疗增强了肿瘤特异性T细胞应答。结论:Anti-EGFR-IFNβ可诱导肿瘤细胞表达抑制分子PDL-1,拮抗PDL-1的表达可使anti-EGFR-IFNβ的抗肿瘤效应最大化,甚至抗体耐药的肿瘤也可以完全消失。这种联合治疗有可能会增加总体应答率和治愈率,甚至在anti-PD-1抗体(直接阻断T细胞表达PD-1)治疗抵制的宿主上仍然有效。
其他文献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在我国尤为严重。其具有进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且易转移及复发等系列特点。肝癌的复发及转移是影响肝
在实际的单用户多天线平坦衰落通信系统中,接收端往往具有理想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发送端只有来自接收端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因此在发送端信道模型假设为复高斯随机矩阵.在
自解放以来的50多年间,随着革命斗争形势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黑龙江省行政建置沿革,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一)第一阶段为解放战争时期,即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这一阶段为
研究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的疾病特征是关节滑膜炎症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其主要的组织病理学
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 MyD88)的经典作用是通过与TLR/IL-1R的TIR结构域相结合,引起NF-κB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
应用人肝细胞异种移植到受体鼠肝内建立人源化肝脏的嵌合体小鼠(人鼠嵌合肝),对药物代谢、乙肝病毒等嗜肝性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基因剔除
小学一线教师工作繁杂,压力过大,任务过重。根据这些特点,小学一线教师科研选题不能跟风,更不能被误导,而要以"学生学习问题"为核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能力、兴趣、特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死亡率高。胃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和手术疗法等曾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但由于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为主,给患者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肿瘤之一。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化疗和基因治疗的联合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毒副作用并加强抑制肿瘤的效果。然而,好的联合治
当肝脏受到严重损伤,尤其是在肝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被称作“卵圆细胞”的肝干细胞/肝前体细胞,依赖卵圆细胞完成对肝脏的修复和肝再生过程。这些细胞之所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