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扩散及风险防范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化媒体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环境舆情的形成与扩散的方式。随着公众的环境维权意识增强及传播意愿不断提升,环境舆情传播呈多主体、多维度、多层次态势。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社会化媒体舆情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揭示了环境舆情扩散主体的行为特征,研究了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的扩散动力与扩散路径。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影响社会化媒体舆情扩散的因素,建构了环境舆情信息阅读量预测模型及环境舆情风险测量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环境舆情风险防范策略。
  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群体极化导致的情绪偏激、移情效应情感投射加强代入感是环境舆情风险的主要来源。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扩散主体分布广泛且诉求多元。研究发现,环境舆情扩散中网民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来自城市和环境污染地的网民环境风险感知度更高。有家庭子女的用户,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更强烈。环保意识水平、环境风险认知水平、用户需求是影响网民的扩散意愿主要因素。用户需求正向影响网民对环境污染信息的转发意愿。信息类型和呈现形式影响用户的转发行为,信息来源影响网民的信任程度和转发意愿,社交关系的强度影响网民的环境信息的交流行为。
  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的扩散是环境舆情生态系统各要素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驱动下的结果。环境舆情主体会受到环境舆情事件、个体心理、社会化媒体舆情的传播环境以及现实社会中环境利益关系等多因素的复合影响。环境事件本身的危害性、敏感度和公共性特征赋予环境舆情主体以强大的动力,驱使网民不断参与环境舆情的扩散。基于安全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求、社交需求、利他行为的共同成为网民环境舆情扩散的内生动力。
  转型期社会的环境矛盾积累与现实沟通渠道的不畅,叠加作用于社会化媒体中的环境舆情事件,使得社会化媒体成为环境舆情情感与诉求表达的主要渠道。环境舆情主体间现实关系的敏感复杂则营造了环境舆情扩散的现实空间。意见领袖的转发扩散推动着环境舆情信息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网民的环境诉求与环境管理部门舆情回应的错位,影响着环境舆情主体的环境风险感知,进一步推动了网民对环境舆情信息扩散的行为,是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扩散的外部动力。
  关系网已成为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扩散的重要渠道。事件的见证者是关系网中环境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网民的积极转发形成舆情扩散的接力,环境管理部门、主流媒体介入汇聚成扩散合力,环境舆情信息的流转呈现出多层级扩散特点。在环境舆情的扩散路径结构中,每一个扩散主体都可能作为一个节点参与到多个扩散链条的传播活动中。不同属性的节点对环境舆情的扩散起到不同的作用。转发量大、参与人数多的舆情信息呈现出单核爆发式的扩散结构。单点引爆形成环境舆情扩散的基本单元,多节点联动触发推动环境舆情的多层级扩散,节点间层级链接拓展了环境舆情扩散路径的的深度。
  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扩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环境舆情信息的阅读量与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呈显著正相关,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为建构环境舆情信息阅读量预测模型提供了基础。环境事件性质影响舆情信息的扩散力和关注度,公众的传播行为助推环境舆情的形成与扩散,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环境风险舆情的能量和走向,不同的风险传播模式、话语形态和民众渴求的信息解读模式成为影响环境舆情扩散的重要因素。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官方舆情处置不当、不法分子借机炒作等因素易引发环境舆情风险。
  依据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风险的测量指标,建构了基于Yaahp的环境舆情风险评估结构模型,为感知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风险提供参考。媒体与环境管理部分及时回应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切,建立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与公众的环境风险沟通能力有助于化解舆情风险。了解环境舆情扩散规律是舆情风险防范的基础。保障公众环境风险知情权,控制对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效应;优化环境舆情的传播生态,提高环境风险传播主体的舆情素养,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风险防范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
其他文献
2019年,在各方发力的传播环节中,视频博客这一新鲜事物快速占据了中国网络视频领域的各大流量平台。在逐渐走进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后,视频博客通过不到六年的沉淀与发展,演变为令人瞩目的一大流行现象。立足视频社交的形态下,视频博客与时下最为火爆的短视频化合出媒介新业态,对视频博客创作者进行垂直细分领域的孵化,将是短视频行业探索出的新发展出口。因此笔者借用媒介场景理论的视角,选取国内最大视频流量平台——B站
学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竞技真人秀已进入高速扩张时期。《2019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在2019年国产综艺网络热度前十位中,有5部是竞技真人秀。近年来,国内竞技真人秀出现了题材由大众化向小众化、专业化转型的趋势,其中典型的有《中国有嘻哈》和《这!就是街舞》等。这些小众文化类竞技真人秀推出后,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维持着较高的热度。那么,小众文化类竞技真人秀与传统的竞技真人秀相比,在哪些方面继承
论文运用出版系统论、把关人理论、媒介讯息论等相关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了研究。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组织机构及产品策划进行了考察,总结发展规律与特点,属于当代四川古籍出版专门史研究。  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改革开放后四川古籍出版活动,数据样本范围以巴蜀书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家社为主。文
学位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孕育出了华夏儿女,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是至关重要的,在不同时代,文化的形态和展现方式也要灵活地改变,让文化更好地与社会相融,从而起到文化浸染的效果。  本文以传统文化改编的IP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首先分析其剧情内容,人物构造,制作技术等方面,认为该片在文化内容的转化上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后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备受瞩目,已然成为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名片”。本文以美国两大主流报纸《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官网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方媒体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策略,以及对我国对外
学位
网络社会的到来,对于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当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血缘、地缘和宗教而形成的关系正逐渐被消解,流动空间和无时间之时间构筑的多维时空关系使得新的以文化属性为基础的共同体不断生成和裂变。全球性的迁移、跨国贸易的流动、和新兴传播形态等背景的发展加剧了跨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众多新型文化共同体应运而生,如学习、科学、经济、政治共同体,甚至是超脱于实体而存在的虚拟共同体等。在跨文化传播中,共同体中
大数据赋能的手机媒介,不再偏安于作为“交流的义肢”来延伸个人的感官,而是同时成为一个相异的它者技术,充当个人隐私的“跟踪器”、“采集器”、“数据库”。由于作为私人物质的手机媒介连接着“全球村”般的共生系统,公民的私人空间在公开与私密间变得模棱两可,流动其间的私人信息琐碎、隐秘又难以指认,使得本该由个人享有的自由权利服从于隐形的权力,最终,将公民的隐私置于多重困境之中。  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国内外
学位
缅甸是一个拥有超过135个民族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传统。但长期以来缅甸这个大家庭并不是一个甜蜜祥和的家园,自该国独立以来民族冲突和内战频繁爆发,矛盾不断激化。在许多民族国家,研究显示,展开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传播活动能在解决冲突和建设和平的进程中提供有效的方法与路径。然而,缅甸现在的民族政策并没有足够重视多元文化主义沟通机制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被完全忽视。基于此,关于缅甸和平进程中文
学位
刚果民主共和国频繁发生恶劣强奸和性暴力等对妇女和女孩的侵害事件,这促使作者进行了这项研究。研究旨在考察在南基伍强奸和性暴力侵害妇女和女孩问题上,大众媒体所起到的作用和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基于三个基本研究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介绍和最终讨论。该研究就大众媒体在强奸和性暴力问题上发挥不同作用和对受众产生不同影响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这项研究使用了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和重点小组讨论,从
学位
上世纪末,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逐步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着网络文学生产的状况,网络文学日益成为重要的文学现象,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目前对网络文学生产的研究重视不够,对其创新拓展关注不足,影响了网络文学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基于此,本研究从影响网络文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形态、生产参与者和生产内容三个层面的变化入手,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