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中,各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就地理学科而言,高中是高等师范院校学习的基础,高等师范院校不仅是高中的继续和深入,其所培养的教育人才将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高中与高等师范院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很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发起了新的挑战。为此,进行高中与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衔接研究尤为必要和重要。“行星地球”作为学习高中地理的第一章,是学习其他章节的重要基础,高等师范院校与其相关联的教材是《地球概论》,所以从“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衔接角度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初步探索。通过分析课标、教材、高考题、会考题,结合问卷调查梳理出了“行星地球”的教学点。对《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为后期进行“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衔接研究提供依据。以贵州省部分学校的高中地理教师和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铜仁学院的部分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出“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衔接现状,并从现状中获得“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为使地理师范生的调查结果更真实的反应实际情况,对高等师范院校讲授《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总结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归纳出“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存在以下教学衔接问题:第一,高中教师的衔接意识较强,但《地球概论》的知识难度较大,与高中学情不太符合,内容上又没有与高中教材对应,查阅起来比较耗费时间,进而使部分高中教师较少关注“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衔接;第二,“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关联性强,但二者的少部分关联性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球概论》对中学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辅助;第三,多数地理师范生的学习是以被动学习为主,其学习意识较弱,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多数地理师范生的衔接意识较弱,甚至没有衔接意识;第四,部分高校教师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师范专业文理科比例相当的学情考虑的不够深入,对地理基础较差的理科生的关注不够;第五,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衔接意识需进一步加强;第六,高校教师与中学地理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不够。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对“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内容上的衔接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以前面分析总结出的“行星地球”教学点为基础,结合《地球概论》,梳理出“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关联性知识,并对比分析二者的衔接知识异同,得到“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关联性强,但也存在以下三个差异性:“行星地球”的少部分知识点在《地球概论》中并未涉及;“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少部分关联性知识的关联性不够;《地球概论》中少部分关联性内容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不高。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首先从“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衔接内容上提出相关的衔接建议和对策。以前面分析得到的“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关联性知识的异同为依据,分别获得“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处理意见,供高中教师、高校教师、地理师范生参考。由于“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衔接的包含了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衔接。因此,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教学衔接的其他问题,从高中和高等师范院校两个方面,高中学校、高中教师、高等师范院校院系、高校教师四个角度提出相关的教学衔接建议和对策。高中教学衔接和对策方面,首先高中要丰富高中地理教师的备课参考资料;第二,开展相关的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第三,高中教师可以查阅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树立科学精神;第四,高中教师可以参照分析得到的“行星地球”与《地球概论》的教学内容衔接建议和对策,从《地球概论》中选择部分内容补充“行星地球”的教学。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衔接建议和对策方面,高等师范院校院系首先要加强高中与高等师范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第二,可以邀请中学教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第三,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地理师范生到中学进行教育见习;第四,可以组织高校教师与高中教师共同编写高中与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衔接知识参考资料;第五,可以建立“教学衔接交流群”,为高校教师、高中教师和地理师范生的交流沟通搭建平台,使三者能随时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