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基泡沫稳定机理及其对CO2流度控制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由于CO2的低黏度和高流动性,在低渗透地层易发生气窜,波及系数较低,采油效果差。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泡沫驱可以提高注气波及效率,降低气体的流度,从而提高采收率。然而,目前泡沫流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基泡沫上,对油基泡沫的研究较少,因此系统的研究油基泡沫稳定性机理以及油基泡沫对CO2流度控制规律,对泡沫驱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及复配,确定了起泡性能较好的油基泡沫体系,研究了温度、地层水、原油黏度等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界面张力和界面黏弹性以及泡沫黏度的测试,分析了CO2油基泡沫的稳定机理。然后利用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了CO2油基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最后通过岩心驱替与核磁共振的综合实验研究了CO2驱和CO2油基泡沫驱的驱油机理,分析了油基泡沫在低渗透岩心中控制CO2流度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pan20与氟表面活性F-1按照浓度比2﹕1复配形成的复配表面活性剂SF具有较高的起泡能力,在柴油中起泡体积为275mL,半衰期为302s,当SF浓度为1.0 wt%时,界面张力最低为18.5mN·m-1,黏弹性模量最高为16.8mN·m-1,泡沫稳定性最好。随着原油黏度的增加,泡沫稳定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泡沫稳定性降低。油基泡沫的表观黏度满足幂律非牛顿流体性质,且远高于油相和CO2相的黏度。微观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CO2油基泡沫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时,会发生气泡分裂、气泡合并和气泡变形过程,油基泡沫降低了CO2的流度,抑制了气体窜流,提高了波及系数,因此提高了采收率,同时油基泡沫在流动过程中会对孔隙表面施加一个侧压力,使孔隙表面的残余油被驱替出。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CO2油基泡沫驱能够显著提高采收率,裂缝性岩心提高采收率47.8%,非裂缝性岩心提高采收率39.1%,核磁共振实验发现CO2油基泡沫驱油后裂缝性岩心和非裂缝性岩心剩余油饱和度较低且分布较均匀,说明油基泡沫降低了CO2的流度,使岩心产生相对均匀的驱替过程。
其他文献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海域,我国对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起步较晚,整体研究状况处在实验室模拟和初步试采阶段,缺少系统开发水合物的研究。因此,如何高效开发天然气水合物成为研究重点,井网系统及注采参数是高效开发水合物的关键问题。室内实验规模有限,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变化情况,更无法预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储层的动态变化,并且由于经济等原因开展矿场井网实验较为困难。数
学位
CO2混相驱是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手段。我国油藏原油储层压力往往低于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无法达到CO2混相驱,驱油效率不尽如人意。降低CO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为技术关键。目前降低混相压力的方法主要有混相溶剂法、超临界微乳液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O2/原油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但也都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气溶性表面活性剂降低体系混相压力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开发合适的气溶性表
学位
注水是低渗砂岩储层开发的主体技术,但低渗砂岩储层的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严重,导致注水开发效果通常较差,需要配合使用其他储层改造工艺措施来增强开发效果。砂岩基质酸化是油气井稳产、增产,注水井稳注、增注的主要工艺措施之一,但是传统理论与方法不能较精确地研究与解释酸岩反应与形成伤害的机制。国内X采油厂S区块属于典型的低渗砂岩油藏,孔喉半径小,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严重,低孔低渗区域长期欠注,为了扩大
学位
随着压裂技术的发展,致密油藏的开发在油田开采中得到重视,占油气开采比重越来越大。但致密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常规压裂改造措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缺乏针对性,增产效果有限,因此人们提出采用转向重复压裂技术对致密油藏进行压裂改造。压裂暂堵剂是转向重复压裂技术中重要的添加剂,对于封堵老裂缝以及新裂缝的重新定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压裂改造的效果。目前转向压裂施工中采用的暂堵剂大多存在封堵强度不高、耐温性差、
学位
地下储层结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将会出现明显改变,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地下储层受外界的高温作用。例如,在核废料地下存储及稠油开采的过程中,储层岩石受高温作用会出现热损伤,孔隙空间会发生明显变化。二是高温储层与注入流体的相互作用。当流体注入干热岩等高温储层时,岩石受热冲击作用会迅速降温,孔隙空间也会发生明显改变。温度变化对岩石微观结构的改造,对孔隙内流体的渗流过程以及渗流过程中流体与岩石传热过程的影响
学位
西部T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底水油藏主要以直井模式开发。目前油田底水上升情况严重,底水锥进对油、气藏开采不利。为保持油藏的有效开采,需进行底水治理。由于油藏埋藏深、温度高、地层水含盐量大、油层厚等原因,注水泥、注冻胶建隔板封堵底水都存在凝胶时间可控性差、耐温性差、稳定性差、强度低等缺陷。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通过QC-90树脂添加引发剂、缓聚剂构建高强度、凝胶时间可控、稳定性高的化学隔板体系。论文依据半
学位
致密油藏具有基质致密、天然产能低、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以毛管力为主要作用力的静态渗吸来有效开采这类储层。针对渗吸实验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是研究岩心的边界条件、物性参数,渗吸方式等因素对渗吸采出程度的影响,对渗吸实验中岩心内受重力和界面张力影响的流体的渗吸深度研究较少,因此考虑重力对渗吸深度的影响对致密储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高压压汞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对致密储
学位
聚/表复合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但是聚/表复合驱在驱油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纳米技术在油田有多方面的应用,将纳米技术与聚/表复合驱相结合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纳米流体是典型的胶体分散体系,颗粒易发生团聚失去稳定性,进而对体系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首先通过沉降法、浊度及Zeta电位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盐环境下(Na Cl盐水和模拟地层水)、不同SiO2浓度时纳
学位
降粘剂-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复合驱油技术在国内外很多油田都有应用,普遍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关于降粘剂-泡沫复合增效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还不够系统。在微观上方面,关于降粘剂和泡沫调堵体系的协同增产机理的研究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亟需对降粘剂-泡沫复合增效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进行系统研究。为了研究降粘剂-泡沫复合增效提高采收率机理,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针对胜利油田C区块地
学位
CO2驱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能有效提高采收率,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其对于致密、稠油等非常规油藏的开发效果也有显著的改善,在现场应用广泛。然而在CO2驱油过程中,沥青质在地层、井筒、采油设备中的沉积会带来地层堵塞、渗透率降低、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等不良影响。对于重质原油而言,沥青质含量高,沉积现象会相对严重;对于致密油藏而言,沉积的沥青质更易堵塞致密岩心,加大开采难度。为保证开发效果,CO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