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早熟葡萄品种‘夏黑’、中晚熟葡萄品种‘红地球’和中晚熟葡萄品种‘美人指’为试材,以果实糖分积累和代谢为出发点,研究“地膜+天膜”避雨栽培模式对‘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品质、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分析避雨栽培下‘夏黑’葡萄和‘美人指’葡萄果实糖酸变化及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创建葡萄果实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测定方式。使用HPLC-ELSD方法检测,流动相为乙腈-水(78:22,V:V)且以流速1mL/min进行洗脱;固定相采用的色谱柱为Prevail carbohydrate ES(250×4.6 mm,5μm);检测器为ELSD,设定漂移管温度50℃,N2流速1.5L/min。使用该条件测定,峰面积与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在1.0~50.0μ g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6以上;精密度分别为0.96%、0.71%和0.92%,稳定性分别为1.8%、1.5%和2.7%;就平均回收率而言,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分别为99.82%、98.47%和98.17%。该条件下,HPLC-ELSD检测方法能够方便、快捷、精确地分离和测定出葡萄果实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2.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天膜”避雨栽培不会改变葡萄果实的双“S”生长模式,但有利于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除花后20~30 d外,避雨栽培下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重均明显大于露地。两种栽培模式下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呈增长趋势,总糖的增加速率明显高于可溶性固形物,除花后20-30 d外,避雨栽培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明显大于露地。成熟时,避雨栽培下‘红地球’葡萄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增长16.91%,总糖增长了15.84%。避雨和露地栽培环境下,‘红地球’葡萄果实的可滴定酸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但两种栽培模式下果实总酸含量差异不明显。葡萄果实的固酸比和糖酸比呈上升趋势,并且增长迅速;除花后20-40 d外,避雨栽培果实的固酸比和糖酸比均明显大于露地。3.避雨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下‘红地球’葡萄果实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在变化趋势相似,但相对于处理设施模式,对照模式下果实中总糖含量上升,而且蔗糖积累的变化曲线所受影响最大:且AI和NI与葡萄糖、果糖、蔗糖呈显著相关关系。因此,避雨栽培主要通过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内AI和NI的活性的影响来提高糖分积累,达到改善果实品质的目的。4.‘红地球’、‘美人指’和‘夏黑’葡萄果实呈双“S”曲线生长模式,并存在2个快速生长阶段,较‘夏黑’葡萄而言,‘红地球’和‘美人指’葡萄果实的“S”型曲线更加明显。果实成熟时,‘美人指’葡萄果实指数为2.07,呈细长型,‘红地球’和‘夏黑’果实指数分别为1.06和1.05,呈圆球型。在果实成熟期,较于‘夏黑’葡萄,‘美人指’葡萄果实的单果重偏高,可溶性固形物偏低,可滴定酸含量偏高。5.‘夏黑’和‘美人指’葡萄不会因品种和发育时间差异而改变葡萄果实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的糖分积累分类,但会影响糖组分含量和比例。‘夏黑’和‘美人指’葡萄果实糖分代谢,尽管相关蔗糖代谢酶活性是不相同的,但果实在整个成长过程中,SSc和AI活性一直较高,SPS活性非常低;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夏黑’和‘美人指’葡萄果实中调节控制糖分代谢的关键酶均是SPS和AI。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当中糖分的积累受相关蔗糖代谢酶的共同起作用。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不同耐盐苹果型植物珠眉海棠和山定子的根系为试材,对苹果属植物抗盐机制一K+/Na*选择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Na+处理后,K+内向电流明显受到抑制,其中,珠
本试验以津春3 号(抗病品种)和长春密刺(感病品种)为试材,本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处理1 农药;处理2 水杨酸和处理3 农药与水杨酸结合3 个处理防治白粉病,并分春茬和秋茬对施用
The effects of biaxial strain o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monolayer WSe2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
Two-layer monoclinic (2M) muscovite mica sheets with a thickness of 12 μm are irradiated with Sn ions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electronic energy loss (dE/dx)e
1发生原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为害番茄的毁灭性病害,易爆发性发生、产量损失大甚至造成绝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迅速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如下:品种感病,我国大部分品种
白菜类蔬菜是离体培养再生困难的一类作物,而基因工程等高科技育种技术都是建立在稳定可靠的高频率离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不结球白菜,特别是迄今未见报道的同源四倍体不
In this study, TiO2 nanoforest films consisting of nanotub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a subsequent sintering technique. The h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