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水曝气-生物组合技术净化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水曝气-生物组合技术是利用扬水曝气器的混合充氧功能与生物氧化、生物絮凝、生物降解等作用来改善水源水水质的,是一种原位水体水质改善技术。包括扬水曝气-原位投菌技术与扬水曝气-原位生物膜技术。本研究针对以氮源污染为主的微污染水源水水质,将实验室自有的8株高效贫营养脱氮菌种经过试验,得到了以3株反硝化菌种为组合的生物菌剂。并确定了该菌剂发挥高效脱氮作用适宜的环境为:水温20℃~30℃、pH值6.0~8.5、溶解氧浓度0.5~7.5 mg/L。应用生物菌剂直投技术处理城市微污染水源水体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菌剂直投技术用于原位改善水源水水质是可行有效的,对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及其去除率分别为:氨氮93.6%、硝态氮76.2%、总氮80.9%、总磷90%、TOC67.6%和CODMn40.6%;生物菌剂在水中能够与水中的土著菌种叠加成稳定的生态位,充分发挥生物脱氮作用。应用新型裕隆悬浮填料DN10型对生物菌剂进行固定化研究,该生物填料在溶解氧为3.0~4.5 mg/L、水温25℃-28℃下培养3-4天人工挂膜成功。利用该原位生物膜技术处理城市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浓度为5.0 mg/L左右及水温为25℃左右的条件下,原位生物膜系统对原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及其去除率分别为:氨氮98.5%、硝态氮76.2%、总氮60%、浊度54.2%、TOC35.5%和CODMn41%。应用扬水曝气技术在中试水平上验证了投菌法及生物膜法实验室小试试验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扬水曝气-原位生物膜系统对微污染原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及其去除率分别为:氨氮100%、硝态氮83.05%、总氮90.03%、浊度92.3%、TOC 92.6%和CODMn89.7%。扬水曝气-原位生物菌剂系统对微污染原水中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氨氮100%、硝态氮61.71%、总氮79.25%、浊度94.9%、TOC82.16%和CODMn76.42%。对系统生物量的检测表明,投加的反硝化细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验证了中试系统中专性微生物的高效脱氮作用。
其他文献
筒仓是向高空发展的特种结构,其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物。由于筒仓体型特殊,常常会将仓下基础形状设计成圆形或环形。筒仓结构受力情况复杂,对筒仓结构下基础
柔模泵注混凝土支护技术是一种崭新的实用支护技术。该技术首次将纤维柔性模板应用于地下工程支护领域,为人类开发地下空间及开采地下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手段。柔模泵注混凝土
随着现代高强度材料以及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发展,斜拉桥正向大跨、轻柔的方向发展,其刚度和阻尼明显减小,颤振问题已成为斜拉桥设计的关键问题。颤振是一种由风的作用引起
由于CFRP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便于施工、抗腐蚀强、对原结构的影响小等优点,特别是采用外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加固,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强等方面。结构补强后
石油沥青已经广泛应用在公路、机场和建筑等领域,由于其自身存在高温变软、低温变脆、易老化等缺点,采用聚合物对其进行改性可改善其性能。本论文在橡胶沥青中掺入纳米碳酸钙
本文首先在定义、组成、受力特点和地震反应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底盘双塔结构,继而又对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提出背景、提出和发展、含义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上作为绪论章内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扩容与用地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采用“开山填谷”、“挖土填谷”的方法解决建设用地的工程日趋增多。一些山区用地就地取材,
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及抗震性能好的特点。大量震害表明,建筑物是否会倒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的性能。型
受力蒙皮体是考虑房屋屋面、墙面压型钢板与框架、檩条进行可靠连接而共同工作的结构体系。组成受力蒙皮体的压型钢板连接方式从电弧点焊连接,自攻螺钉的波谷连接到自攻螺钉
随着当今世界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桥梁建设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桥梁的发展尤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桥梁的数量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近三十年来,我国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