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逐渐成为事实上的一地经济社会主体,使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地方政府在独特的背景下鼓励并实施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成长。在此进程中,地方政府也成为经济建设主体,并伴有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倾向。然而,新的经济社会运行的实践和变化了的行政生态都要求政府转型,变经济主导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 本文以马克思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工具,分析了1978年以来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背景、实践、效果和约束。同时,制度创新这个引擎也导致经济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在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调适进行梳理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后时代的地方政府转型问题。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基本结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为导论;第二、三、四、五章为正文;第六章为基本结论。 第一章导论。介绍了研究现状、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研究现状部分对学者们关于制度创新与政府转型的相关思想和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对相关的政府实践进行了描述,勾画出了相关的思想与实践的基本线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的理论切入点,即制度创新促经济成长,经济成长后引发制度环境变化,加速政府转型。基本概念部分,厘清了制度创新、追赶型现代化与政府职能、政府转型等基本概念,研究思路部分重点介绍了本课题所使用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与逻辑体系。 第二章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背景与实践。 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就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政治形态。介绍了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这是了解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必要前提;二是经济形态。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此开始了地方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三是社会形态。探讨了由政府控制到社会自主;四是国际社会形态。全方位的竞争性压力。制度创新实践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动力和中央政府的鼓励。中央作了适应性变革安排(——)试点。权力下放与分权使地方政府渐有制度创新动力,于是,形成了分权式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威权式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第三章制度创新与经济成长。 经济成长是指一种新经济状态的发育、生成。其成长源于三个因素:其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实施;其二,市场经济导向;其三,行政导向。作者认为,制度创新在当代中国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它提升了地方经济竞争力,把经济实体推向国际市场等。而在此进程中,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对经济成长起到了主导作用。 第四章制度创新的结构性约束与缺陷。 研究表明,在中国,政府制度创新不是无序和失控的,有五种因素在实施约束:一是党的领导原则;二是法制原则;三是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四是威权统合主义;五是干部产生渠道的控制。同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缺陷日益显现,即:制度创新价值体系的缺失;制度供给的单一性;资源环境等因素的瓶颈作用和文化与社会规则的制约。 第五章,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调适 本章的逻辑起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是地方政府转型的压力与动力。作者又提出既有制度创新的单一实践、权力主体的市场化动机、产权制度与权利制度化、WTO及其他国际规则的压力等。地方政府要顺应行政生态变化。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调适包括构建地方政府价值体系、制度供给的多样性、适应资源环境条件、文化与社会规则制度的供给和新政治文明要求。 第六章地方政府转型 这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本章着重分析了地方政府转型的目标、动力机制以及转型的路径选择。由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会利益关系快速变化,对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现实的情况要求政府大大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协调好重大利益关系,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政府转型,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依市场要求完善行政组织体系、确保权力行使规范有序,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提出制度创新对地方经济成长的独特作用。认为地方政府积极从事制度创新,扩大了微观主体的活动空间。由于微观主体天生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便会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表现为一方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地方政府增加,经济活力增强;另一方面微观主体将充分利用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来的本地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无疑是非常符合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这会进一步激励地方政府以提升地方经济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函数,从事追求效率的制度创新。 第二、两种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模式的提出与分析。一是分权式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及其反市场化行为;二是威权式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及其亲市场化行为。这一讨论,对地方政府治理及其工具选择是一重要参考。 第三、关于行政生态变化后政府转型的讨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与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政府由管制型向管理型转变,进而作者提出了地方政府应适应行政生态变化,实施政府理念转型、职能转型与治理工具转型。无疑,这一讨论适应了科学发展观后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政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