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气副词的偏误分析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气副词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语气副词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语气以及情感,是汉语交际中不可避免的语言项目。现阶段,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较为丰富,而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语气副词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运用偏误分析、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2012年修订版)中的高级语气副词进行整理和分析,论述了语气副词在句法、语义及语用方面的功能。此外,本文还检索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气副词的相关偏误语料,通过进一步分析偏误语料,总结出学习者在习得语气副词时出现的偏误类型及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1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了语气副词的相关研究现状,其中包括本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2章为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和语用规则描述。笔者梳理了前人关于语气副词的研究,具体归纳了不同语气副词出现在句中的位置,语义侧重指向的内容以及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功能等。第3章对语气副词的偏误语料做出分析,归纳总结出语气副词常见的四种偏误类型,即误代、遗漏、误加和错序。第4章分析了语气副词偏误的成因,分别为语气副词的复杂性、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不当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接着提出了针对教师教学的策略以及学习者学习的策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是对中外语言交流合作的需求的增加。有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文化和汉语的,也有国际中文教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对外汉语学科地位的确立也激起了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高潮。虽然理论研究较多,但对于各个国家中文教学个体案例的实证研究还是不够,理论不足以支撑教学实践,不少国际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型,通过对词汇、语法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课的教学研究大部分在初、中级阶段,高级阶段综合课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我们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学习借鉴前人的教学理论,在充分分析研究《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缘
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综合技能训练,扩大学生词汇量,培养其成段表达能力。教师想要在综合课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预先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背景之下,线上教学成为实施汉语教学的唯一可行途径,教学设计也需要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全面线上化,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基于此,我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
综合课是培养学习者综合能力的主干课程,不仅系统地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汉语言知识,还对学习者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总体策划,是每个汉语教师为了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份教学蓝图。因此,制定好综合课的教学设计对提高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任务型教学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功能—交际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做中学”,即在完成任务的过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多义词更是教师教学和学生习得重难点。动词“打”作为多义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有24个义项,是义项最多的词语;同时在《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被划定为甲级词,是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动词“打”拥有如此多的义项,24个义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否需要全部教学,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但是当前关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以汉语教材编写为选题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各专家学者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颇有建树,但对教材编写类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少有涉及,所以本文尝试对收集到的240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材编写类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此类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选题的建议,希望能为以后的汉硕生在研究此类论文选题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
中级汉语综合课是汉语教学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汉语的综合能力。目前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主要采取的是传统的线下授课模式,但由于疫情影响学生无法回到学校上学,因此将课堂由线下转为线上。本文以《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Ⅱ》第二课《测试你的生存技巧》为例,以河南大学国际汉学院本科1班留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中级汉语综合课的相关理论研究,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中级汉语综合课进行线上教学设计。期望为
本文以《长城汉语》生存交际篇、《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综合Ⅰ、《汉语教程》(第三版)、《HSK标准教程》(第一至三册)四套对外汉语综合教材(含配套练习册)为例,运用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其选字、汉字知识和汉字习题等汉字项目设计进行全方位考察,归纳总结各教材汉字项目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编写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范围,
近年来,汉语受到来自世界各国学习者的青睐,对外汉语口语学习成为来华留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初级阶段的口语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学习者掌握语言能力,还要掌握交际能力。交际法发展至今,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近些年交际法也逐渐应用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之中,对学习者汉语水平以及交际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本论文较为完整地介绍了交际法的相关理论基础和运用原则,并以以交际法在对外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等相关理论为依据,从而制定出针对汉语学习者这一群体的教学方案,能够切实地提高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佳。本文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三册下)第十九课《无声的泪》为教学内容,以河南大学2018级本科三班留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了中级汉语综合课的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