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μm CMOS差分低噪声放大器和压控振荡器IP核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几年来,射频无线通信市场迅速成长,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数据通信,因而成为无线接入的主流技术。鉴于硅基CMOS工艺在价格、功耗以及集成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探索基于CMOS工艺的无线局域网接收机射频IP核设计与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采用SMIC0.18-μm RF CMOS工艺,进行了基于IEEE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中差分输入低噪声放大器以及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IP核的研究、设计与实现。   介绍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基于噪声匹配的设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差分输入源级电感反馈的低噪声放大器并流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芯片正常工作,在1.8V电源电压下,电流为7.2mA。芯片在2.4GHz工作频段上匹配良好,输入、输出端反射系数分别为-12.0dB以及-12.1dB,但是转换功率增益和噪声系数分别为13.5dB和3.4dB,较仿真结果出现较大恶化。   研究了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理论和基本的设计方法。从产生相位噪声的噪声源出发,比较不同噪声源在相位噪声中所占比例,总结出了在设计中较实用的相位噪声优化设计方法。设计了具有超宽调谐范围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并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1.8V时,该压控振荡器振荡核心的静态电流为5.7mA,频率调谐范围为1.92GHz至3.35GHz。当输出信号调谐至2.4GHz附近时,在偏移中心载波1MHz处的相位噪声为-117.82dBc/Hz。设计的振荡器的优值FOM和FOMT分别为175.4dBc/Hz和191.42dBc/Hz,芯片尺寸为600μmx900μm。芯片性能良好,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化学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装置,因其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超长循环寿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满足便携,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发展需求,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围绕CNT/MnO2NT、CNT@PPy以及AgNW/WO3等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它们在柔性储能器件和柔性变色器件方面的应用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与
学位
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开关类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E类、F类以及逆F类功率放大器更成为研究热点,理想的效率可达到100%。然而,开关类功放实际工作效率
摘 要: 初一学生处在由小学向中学过渡时期,初步接触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多种形式手段,力求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 初一英语教学 在乐中说 以唱带说 在玩中说 以唱促说  《英语课程标准》,针对初中英语口语明确提出: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
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一门更为较灵活的学科,更应该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学习”,使课堂真正体现“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必须把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并做好如下几点。  一﹑通过问题争辩和对比激活创造思维,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和伸缩性。  要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摘 要: 英语新课程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除了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审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呢?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从各方面做好教学工作。  关键词: 新课改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
核酸二级数据库是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国际核酸序列公共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16S rDNA序列,该研究从国际核酸数据库中收集了
冰层厚度及其变化过程是研究冰层生消、开河冰塞、凌汛发生的基础性因素之一;海冰厚度是描述海冰状态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在南北极,海冰多年的冰厚变化是世界气候变化的“窗口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性损伤对星形胶质细胞(As)功能状态、凋亡发生情况及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与As缺氧缺血性损伤相关的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克隆新基因.为临床治疗脑缺
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在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