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神经效应对急性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颤动易感性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自主神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颤动易感性影响的时间依赖性研究目的:自主神经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而心房电重构是房颤的重要基础。但自主神经对电重构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试从时域层面探讨自主神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入选14条杂种犬作为研究对象,3%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分离双侧颈部迷走.交感神经干进行自主神经刺激。在冠状窦远端以600次/分(bpm)快速心房起搏4小时构建急性心房电重构模型。分别在不同时间点(电重构前、电重构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不同条件(有无自主神经刺激)下,测量心房不同部位[高位右房(HRA)、冠状窦口(CSO)、冠状窦远端(CSD)]的有效不应期(ERP)和房颤易感窗口(VW)。结果:快速心房起搏可明显缩短HRA、CSO和CSD不同部位的ERP(P<0.05),成功构建急性心房电重构。在心房快速起搏后1小时,心房ERP明显缩短(HRA,123.71±12.62 vs 105±15.06 ms,P<0.01;CSO, 107.71±14.86 vs 94.29±14.53 ms, P<0.01;CSD,107.71±14.90 vs 90.71±16.85 ms, P<0.01),在快速心房起搏2小时后,心房ERP达最小值(HRA,97.86±32.62 ms,CSO,93.07±9.35 ms,CSD,90.0±16.17 ms),此后心房ERP保持平稳。快速心房起搏对VW影响很小,仅1条犬在CSD程序刺激可诱发出房颤(快速心房起搏1小时,VW 10 ms;2小时,VW 20ms;3小时,VW 10 ms:4小时,VW 10 ms)。心房快速起搏前,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可明显缩短ERP (HRA,123.71±12.62 vs 72.14±23.92 ms, P<0.01; CSO,107.71±14.86 vs 73.57±26.20 ms, P<0.01; CSD,107.71±14.90 vs 69.29±24.64 ms, P<0.01)和增加VW (HRA,0 vs 30.0±22.87 ms, P<0.01, CSO,0 vs 21.43±22.14 ms,P<0.01; CSD,0 vs 25.0±18.29 ms;P<0.01),且很容易诱发房颤。与起搏前刺激迷走-交感神经时心房ERP相比,快速心房起搏后,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可进一步缩短ERP:快速心房起搏后1小时,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心房ERP即明显缩短(HRA,72.14±23.92 vs 58.57±29.05 ms,P<0.05; CSO,73.57±26.20 vs 53.57±20.98 ms, P<0.05; CSD,69.29±24.64 vs 46.43±20.03 ms, P<0.05);在快速心房起搏2小时后,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心房ERP达最小值(HRA,55.0±24.42 ms; CSO,51.43±22.48 ms:CSD,45.71±20.27 ms);此后心房ERP保持平稳。与起搏前刺激迷走-交感神经时VW相比,心房快速起搏后,刺激迷走-交感神经,VW未进一步明显增加。自主神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的调节与快速心房起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调节的时间变化曲线相似。同一参数在心房不同部位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产生急性心房电重构,这可能是由自主神经介导,而且自主神经刺激可加重急性心房电重构。自主神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的调节与快速心房起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调节均呈时间依赖性,二者时间变化曲线相似。第二部分去神经效应对急性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颤动易感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自主神经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心房电重构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基质。去神经效应有望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本研究试通过心外膜脂肪垫消融达到去神经效应,探讨去神经效应对急性心房电重构和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入选14条杂种犬(消融组)作为研究对象,3%戊巴比妥钠全麻。分离双侧颈部迷走-交感神经干进行自主神经刺激。开胸、心包吊篮,直视下进行心外膜脂肪垫冷盐水灌注消融。在冠状窦远端以600次/分(beats per minute, bpm)快速刺激4小时。分别在不同时间(心外膜脂肪垫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后1、2、3、4小时)、不同状态(有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测量心房不同部位[高位右房(HRA)、冠状窦口(CSO)、冠状窦远端(CSD)]有效不应期(ERP)和房颤易感窗口(VW)。结果:心外膜脂肪垫消融前,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心房各部位ERP明显缩短。心外膜脂肪垫消融后,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心房率保持不变;而且无论有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心房各部位ERP均明显延长(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时:HRA,125.0±18.29 vs 142.14±17.62 ms, P<0.01; CSO: 106.43±16.92 vs 122.14±20.07 ms, P<0.01; CSD,105.0±16.53 vs 119.29±15.42 ms, P<0.01;刺激迷走-交感神经:HRA,72.86±15.41 vs 138.57±25.38 ms, P<0.01; CSO,67.14±26.14 vs 115.71±21.74 ms, P<0.01; CSD,65.71±19.10 vs 113.57±25.90 ms, P<0.01);房颤不能诱发,VW为0。快速心房起搏或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均不能缩短心房ERP(快速心房起搏1小时后: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5.0±20.29 ms, CSO,124.29±22.09 ms,CSD,122.86±21.99 ms,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7.14±22.34 ms, CSO,122.86±24.31 ms, CSD,127.14±25.55 ms;快速心房起搏2小时后: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6.43±23.73 ms, CSO,126.43±23.73 ms,CSD,132.86±19.78 ms,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7.14±20.91 ms, CSO,129.29±24.33 ms, CSD,132.14±18.47 ms;快速心房起搏3小时后: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6.43±21.34 ms, CSO, 127.86±28.33 ms, CSD,133.57±22.05 ms,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9.29±18.17 ms, CSO,130.0±27.46 ms, CSD,139.29±24.95 ms;快速心房起搏4小时后:无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49.29±19.79 ms; CSO,129.29±26.45 ms; CSD,135.71±22.09 ms,迷走-交感神经刺激,HRA,150.0±17.10ms, CSO,132.14±26.94 ms; CSD,136.43±23.73 ms)。心外膜脂肪垫消融后,快速心房起搏和迷走-交感神经刺激均不能诱发房颤(VW=0)。结论:心外膜脂肪垫消融可产生去神经效应,延长心房ERP。心外膜脂肪垫消融后,快速心房起搏和刺激自主神经均不能缩短心房ERP和增加VW,并且有效防止自主神经诱发房颤和快速心房刺激导致急性心房电重构。第三部分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心房颤动远期疗效影响目的:环肺静脉消融(CPVA)是目前心房颤动(房颤)的主流术式,而去自主神经被认为是房颤消融的机制之一。本文试分析、探讨去自主神经效应对CPVA治疗房颤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顺序入选106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59.80±10.57岁,男性6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PVA。分别于消融前、术后第2天进行Holter检查,此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Holter。随访房颤消融成功率,无30秒以上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被定义为无复发;并根据Holter计算心率变异性(HRV)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结果:共有102个患者完成了研究。平均每个患者接受1.31±0.50次手术。随访32.73±12.96个月,成功率77.5%。消融后HRV显著降低。根据随访结果分为两组,成功组:79例未复发房颤,且不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发组:23例房颤复发。消融前,两组HRV相似。消融后两组的HRV各指标均显著降低(成功组:SDNN 143.82±50.07 vs 97.13±51.36, SDANN 204.63±90.96 vs 161.76±89.32, rMSSD 82.74±60.46 vs 61.85±55.47, PNN50 16.71±18.98 vs 10.89±15.50, CV 1.086±0.049 vs 0.063±0.048, TF 11038.69±8818.7 vs 5553.15±6443.40, ULF 6313.15±5023.95 vs 3638.78±5594.66, VLF 3061.84±4870.91 vs 1006.00±1345.81, LF 780.00±1285.99 vs 314.80±555.01, LF/HF 0.88±0.89 vs 0.74±0.61, P均<0.01; HF882.21±1441.98 vs 529.95±1014.48,P<0.05;复发组:SDNN 167.02±57.41 vs 124.57±57.95, SDANN 248.58±298.96 vs 184.81±82.14, rMSSD 113.98±88.33 vs 85.53±66.42, PNN50 27.72±27.01 vs 18.34±20.68, CV 0.251±0.9525 vs 0.093±0.082, TF 14107.61±9938.46 vs 8774.57±8013.03, VLF 3519.71±3238.26 vs 1575.44±1578.55, LF 1339.85±1953.36 vs 602.42±895.80, LF/HF 1.13±0.71 vs 0.70±0.38, P均< 0.01; ULF 7655.10±6637.86 vs 5552.92±6636.34, HF 1792.94±2596.30 vs 1025.71±1547.95,P均<0.05)。而且成功组CPVA术后SDNN、rMSSD、PNN50、CV、TF、ULF、VLF、LF、HF均较复发组显著降低。结论:CPVA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CPVA可导致心房去神经效应,增加去神经化效应有利于提高CPVA远期成功率。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携带Mfn2基因不同结构序列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扩增和纯化1.目的采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制备、鉴定、扩增和纯化含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Mitofusin 2, Mfn2)不同结构序
[背景]: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sFLC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测技术,该方法以其敏感性高,操作简单,可定量等优点,在免疫球蛋白增高相关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第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新型抗钙通道自身抗体的发现及致心律失常和猝死的机制背景: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研究
第一部分COX-2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Meloxicam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oxygenase-2,COX-2)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第一部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的表达改变与心血管组织重构的关系研究背景:甲羟戊酸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代谢途径,其合成了固醇类异戊二烯(如胆固醇)和非固醇类
作者对18例颌面部肿瘤病员在行颅颌面联合切除与颅外顿面扩大切除术后的同时,立即采用吻合血管的大块肌皮瓣或肌皮瓣与皮瓣联合整复获得成功。颌面部大型洞穿性缺损引起的面
疱疹病毒是人体的一种潜伏感染病毒,人群携带率30-70%,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疱疹病毒感染可促进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密切相关,但分子机理尚不清楚。已知动脉粥样
提出了一种反射面天线机电耦合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分析,利用变形反射面单元的节点位移信息得到变形后的反射面的网格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物理光学
目的:分析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