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论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phem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往往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露作者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以及对当下所处时代的思考。开展文学作品相关学习任务群教学也是为了唤醒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文学现象,解决语文问题。在具体的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语文经验存在不足,教师往往采用程式化教学,导致文学作品在课堂上理解的角度狭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停留在教师的讲授层面,没有完全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无法真正与作者共鸣。因此,笔者尝试将“共情”引入文学作品教学,力图将共情理论与文学鉴赏理论融合,为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绪论部分交代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的手段和方法。第一章首先对“共情”、“文学作品共情”、“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共情”做了概念界定。所谓“共情”是指在自身固有情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验,对他人情绪、意志的理解,形成一种能动的心理过程,产生相融或非常相似的反应,从而达到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理解他人情感体验的状态。所谓“文学作品共情”是指读者在自身社会经验和情感激发下,参与到认知和情感活动中,与文学作品的意境和人物形成共鸣。所谓“高中文学作品教学共情”是指文学作品教学的多边对话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相互共情,形成共情磁场。共情是文学作品鉴赏的路径,共情式教学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必然要求,接受美学、建构主义等是“文学作品共情”的理论基础。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共情要遵循主体性、人文性、实时性的原则。第二章为了解共情理论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笔者采用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教师占据主导,“共情”往往被忽视。学生受学习能力的制约,对文本理解处于浅层面,缺乏有效交流,导致共情力较低,从而未能形成主动的共情交往机制。因此,在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应用共情理论势在必行。第三章根据调查总结的问题及困境分析,初步提出共情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一是从师生共情的角度,设置合理问题,拉近师生距离,把握学情,做到及时反馈;二是从生生共情的角度,尊重文本实际,倾听同伴的心声,利用多样化的阅读模式探析文本,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三是师生作为读者共同体走进文本,揣摩文本语言,结合生活体验,找到读者与文本的契合点,激发共情机制,达到师生和文本共情的理想阅读结果,从而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之美。笔者以相关教师课堂实践活动为研究范本,从师生共情、生生共情、师生与文本共情三个角度出发,讨论共情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变化,语文教材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实现语文教材的统编、统审、统用,语文教材的改革也由教材多样化逐渐向教材稳定建设推进。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的应用,一股新的研究教材的热潮随之兴起。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语文教材,了解语文教材的发展变化,并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帮助。本论文将对近二十年黑龙江省选用的四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做整体研究,探究语文教材发展轨迹,主要
学位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职语文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基于课程思政导向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为此,文章从中职语文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入手,对基于课程思政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期刊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儿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1 023份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培养结果,统计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沙门菌菌株的血清型分布和检出沙门菌的药敏结果。结果:1 023例标本共检出沙门菌116例,6~12月龄和>1~3岁患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秋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5),
期刊
古典诗词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对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研究越来越受
学位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整本书阅读以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出现在语文界的视野中,整本书阅读将听、说、读、写有机融合为一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思维发展。部编版教材设置了小说整本书阅读单元,阅读小说整本书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究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语言的深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当前的现代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教学目标片面化、课型安排单一化、
学位
“跨媒介阅读”教学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其中之一,可见,“跨媒介阅读”教学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必需,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跨媒介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更新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语
学位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人们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出现了忽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倾向,我国文化发展及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受到影响。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课标以及新教材的使用使语文教学发生重大变化,传统文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有所增强,地位有所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高中是学生迈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呈现出明显的人文特
学位
语文是一门指向语言文字学习的课程,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小说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说文本的阅读与学习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长久以来,小说教学陷于“三要素+主题”的教学困境中,使得小说文本的解读缺乏新意,也无法帮助学生做到个性化理解与阅读,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新的理论,尤其
学位
红色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备受大众关注与欢迎的旅游模式,其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得其快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被广泛推行。与党员参与红色研学的“党性教育”和青少年参与红色研学的“体验式”“沉浸式”红色教育不同,大学生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稍显滞缓。红色研学旅游其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与特色亮点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红色研学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红色研学旅行作为现实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一条
期刊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部编版教材中第10个任务群,学习该任务群,可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浸润心灵、树立文化自信,开拓视野,增强鉴赏能力。同时,现当代文学从时间来看,离学生较近,较易引起共鸣,体裁丰富,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可挖掘的很多。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章,绪论,论述论文的写作缘起、学者们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