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我国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高发的国家之一,2012年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和第四位。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治疗后总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30%。早期的病变如黏膜内癌和黏膜下浅层癌往往可行内镜下微创治疗,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同时能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术后恢复快,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在95%以上。因此,探索有效的食管癌早期诊断方法意义重大。上世纪五十年代,食管拉网细胞学的诊断方法使食管癌早期诊断得以实现,将通过拉网装置收集到的脱落细胞进行涂片或置于细胞学检查溶液中,进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病理性改变。早期的研究发现,对于存在临床症状的可疑食管癌患者,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食管癌诊断的阳性率可达80%~90%,这种方法也为早期食管癌诊断提供了条件,但脱落细胞学检查存在假阳性,假阴性及可疑阳性等问题,虽然历年来几经改进但仍存在特异性差等诸多问题,需要寻找特异性更强的针对食管脱落细胞的诊断方法。腺病毒具有多种优势,如宿主范围广,感染效率高,不整合至宿主染色体上,可感染增殖期与非增殖期的细胞等。腺病毒有多个亚型,其中11型腺病毒(Ad11)可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的CD46结合而进入宿主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而CD46受体在多种肿瘤细胞上表达异常增加,使得Ad11更易于与肿瘤细胞结合。基于此利用同源重组产生的重组病毒即复制选择性溶肿瘤腺病毒Ad11-5ETel-GFP,它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CD46进入细胞,并在细胞内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在荧光显微镜下易于识别,可用于检测肿瘤细胞。该病毒对肿瘤细胞非常敏感,能够感染大多数肿瘤细胞,而在正常细胞中不复制或者复制非常低,利用该载体或许可特异、敏感、经济的检测肿瘤细胞。目的目前食管癌仍缺乏适宜于大规模筛查的快速、简便的早期诊断方法,新型复制选择性溶肿瘤腺病毒Ad11-5ETel-GFP,能够特异性的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并表达GFP,易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我们检测该病毒对食管癌细胞的感染能力,并探索最佳感染条件,将其应用到收集的可疑食管病变患者的食管脱落细胞中,探究其对食管癌的检测能力与价值,以期寻找简便、快速、有效的食管癌早期检测方法。方法首先收集食管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病理切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CD46的表达情况。然后用复制选择性溶肿瘤腺病毒Ad11-5ETel-GFP分别感染食管癌细胞系KYSE-70、KYSE-140、KYSE-510、KYSE-520,通过不同的时间点观察不同量的病毒对食管癌细胞的感染情况,检测食管癌细胞中GFP的表达,以确认Ad11-5ETel-GFP对食管癌细胞的感染能力并优化实验条件。通过以上结果以证明我们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识别并检测食管癌细胞。最后我们将它应用于食管癌患者,收集临床因怀疑食管病变需取组织活检的患者的食管刷片标本,将所获得的脱落细胞用病毒感染并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适宜的时间后,收取细胞并进行固定、涂片、DAPI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GFP阳性细胞数,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对其检测能力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CD46的表达,结果提示食管癌组织中CD46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制选择性溶肿瘤腺病毒Ad11-5ETel-GFP能够感染食管癌细胞系KYSE-70、KYSE-140、KYSE-510、KYSE-520并表达GFP,在一定范围内GFP的表达与感染的时间及病毒量呈正相关,当应用病毒量超过2 pfu/cell,感染时间在24~48h内,检出率均可达90%以上,确定最佳感染条件为2 pfu/cell,24~48h。3、收集可疑食管病变患者食管刷片标本共58例,其中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47例,食管炎患者11例,Ad11-5ETel-GFP感染后,食管癌患者中GFP表达阳性38例,阴性9例,食管炎患者中阳性2例,阴性9例,食管癌检出率为80.6%。结论1、食管癌组织中CD46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复制选择性溶肿瘤腺病毒Ad11-5ETel-GFP能够感染食管癌细胞系KYSE-70、KYSE-140、KYSE-510、KYSE-520并表达GFP,并确定最佳感染条件为2 pfu/cell,24~48h。3、复制选择性溶肿瘤腺病毒Ad11-5ETel-GFP对临床收集的食管癌患者食管脱落细胞中肿瘤的检出率为80.6%,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