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演唱中对民族声乐的借鉴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x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声乐和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属于民族音乐,是华夏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梅戏从起源至今在审美、题材、声腔等方面受着民族声乐的影响,特别是黄梅戏早期的发展阶段在声腔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以民间小调为主、音域较窄、音色单一,在剧目的规模上也受到限制。从四、五十年代开始,严凤英、丁俊美等一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开始意识到运用科学唱法的重要性,并不断学习、借鉴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几代黄梅人的努力,黄梅戏的音域得到拓展,戏曲表现力得到加强,黄梅戏从一个民间小戏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地方大戏。本文试从黄梅戏的发展脉络中找出民族声乐对其的影响,通过曲调、语言、唱法等方面来分析黄梅戏对民族声乐成功的借鉴和取得的成果,以及在黄梅戏“延续”中对民族声乐借鉴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他提出的情教观历来备受关注。学界对《情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作者考证、冯氏情教观、《情史》题材考证三方面。对于冯氏情教观,从多角度进行
《孟子》和《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极具特色的两部著作,无论是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在中国散文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孟子》以气势磅礴著称,《庄子》以恣意汪洋获誉,这与
会话分析主要是对日常会话的分析,进而揭示其会话结构模式。话轮转换作为其核心已被广泛运用于口头与书面会话研究中。微信会话,作为一种即属于口头又属于书面会话的话语形式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愈发频繁。近年来,汉语在韩国受到很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积极学习汉语。随着汉语在韩国的不断普及,对韩汉语教学也迎
本文是一篇以普林斯顿北京汉语暑期项目(PIB)实习教师为具体研究对象来探究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特点及其问题的论文。体态语不仅在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展现了导演对南斯拉夫这个民族的深刻思考与复杂情感。在这里“地下”暗含着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思考,隐含着导演对南斯拉夫普通底层民众的同情和热爱。影
<正> 平均地权学说,既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又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土地纲领。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跨越了新旧民主革命两个时代。本文拟就其新民主主义革命
基于三百年前左右“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历史事实,我们拟从方言接触角度考察移民带来的湘语与官话的接触问题。文章主要研究语法范畴中的体貌范畴,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
自2003年以来,中国行政问责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一大批官员被问责,从而形成了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的“问责风暴”。与此同时,中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之门也逐步开启,从地方到中央,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然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公正司法,没有公正之司法就不可能有司法之公正。司法公正与公正司法相比具有模糊性和评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