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托管背景下昆明经开区行政管理改革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普遍进行“二次创业”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昆明市政府为切实推进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昆明经开区”)实现以综合化城市新区为目标的发展,实施了深远影响的“行政托管”。行政托管的实施,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纾缓了制约经开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创新了昆明经开区土地拓展的新路径;同时,行政托管也是一种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模式,在行政托管框架下,经由机制创新,可以充分利用昆明经开区既有经济发展成就来带动被托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进与提升被托管农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实现路径。从这两方面看,行政托管之于昆明经开区乃至于昆明市的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行政托管的实施,以政策外源驱动的方式,使得昆明经开区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承担单一经济性职能(发展经济)的工业园区向承担综合性城市管理职能的新区进行转变。行政托管之后昆明经开区不再仅仅只是承担经济性功能,而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按照城市功能的要求配置资源和搞好包括被托管地区在内的全区内社会事务的管理任务。如何推动与昆明经开区工业园区性质相适应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向着以综合化城市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方向进行改革,以遂顺新的管理环境下的管理要求,有效配合与支持经开区转型发展并妥善应对在经开区这一转变过程所凸显的各种问题,就显得必要而紧迫。昆明经开区行政托管背景下行政管理改革的实施,应首先充分利用好经开区作为特殊行政区而拥有的各种有利条件与优势,并通过相应措施与改革,为行政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前提与协调条件,以此为基础,着力推进昆明经开区行政职能、行政机构与行政方法三方面的改革:第一,以行政方法创新为具体实践途径,通过构建多中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切实转变昆明经开区行政职能,强化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满足行政托管后的管理要求;第二,以整体政府理论为指导,通过机构优化、机制创新、行政方法改革等具体举措,推动昆明经开区行政机构改革,以解决行政托管后行政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与综合化城市管理要求相适应的行政机构。通过三方面改革的协同推进,逐步构建起与昆明经开区综合化城市新区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的新型的行政管理模式。昆明经开区行政管理改革是在我国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进行的具体实践,其对于我国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与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学时短、实验过程流程化、重点和难点不突出、课前预习不到位等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厚、交互性强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制作实验教学视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第1天和第14天的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而了解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间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86例,对照组38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糖等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未来人类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众多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已不能迎接这一挑战。现代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对接经济社
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法是近四十年内才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预制节段拼装原理是借助预应力束施加于混凝土节段上的压力,使得节段间接触面紧密贴合,形成整体结构共同承担荷载。预制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近几年广东省部分体育高考学生考试发挥失常的案例进行研究发现:考场场地变动大、考试突发状况多、考试时
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规范、有序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和要求,明确提出法治建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保障功能。因此,
由于机场未爆弹识别具有模糊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尝试把最近发展起来的模糊支持向量机引入到机场未爆弹探测中。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各点的风险隶属度,并将其引入决策函数的
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质量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的健康和安全,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质量安全一直以来是质量监管部门的重点。质量风险信息采集是质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全寿命费用的抗震性能指标,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表示为建筑物的预期损失与全寿命费用的比值,比值越大,则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越差。对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结
智能建筑技术和谐波抑制技术是当今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对于智能建筑谐波和无功的危害、不良影响以及综合治理问题,虽已引起许多学者关注,但没受到足够重视。本文正是针对智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