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差距的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不仅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减排压力,还面临着国内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在国外和国内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一减排目标,成为中国各省份地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中国一直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如何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又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至关重要。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在全要素框架下科学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是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进一步制定和明确各地区减排任务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中国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一方面归因于各地区在能源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别,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因此要想实现我国各地区的减排目标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将这两方面原因区分开,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减排才更有针对性。鉴于此,本文基于技术差距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我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各省市地区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影响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及在碳约束下的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等。首先,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关于全国各省市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直接数据库,因此本文首先较为精确地估算了我国30个省1997-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了省级二氧化碳排放面板数据集,并对全国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地区差异及走势进行简要分析。然后通过对已有碳排放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选取共同边界(Metafrontier)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指标变量及数据来源进行说明。其次,考虑到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事实,本文从技术差距的视角,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共同前沿(Metafrontier)分析方法考察了1997-2010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研究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整体偏低,技术落差率显示三大区域技术水平存在显著差别,东部地区技术最高,西部地区最低。共同前沿下各区域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空间差别较大,而区域前沿下各地区差别较小。第三,我国各地区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且不同省份地区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别。中国地区的减排潜力由区域前沿下的减排潜力和技术差距下的减排潜力构成,由于技术差距的影响,区域前沿下的减排潜力低于共同前沿下的减排潜力。在共同前沿下,三大区域的减排潜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其中以中部地区增长最快,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而在区域前沿下,则呈现出东部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的不同发展格局。因此,减排目标应分两阶段,短期内以区域前沿为参考基准,提高现有技术下的碳排放绩效,东部地区减排潜力最大,长期内缩小地区技术差距是关键。第四,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区域间的动态演进过程,本文利用共同前沿(Metafrontier)分析方法在全要索框架下考察了1997-2010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主要结论有:中国区域生产技术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技术落差率最高,接近技术共同前沿边界,中西部地区技术落差率较低。总体上,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持续改善,技术进步最为关键,技术效率变化显示东部地区碳排放技术效率提升显著,规模效率变化显示中西部地区处于最优生产规模,而东部地区趋向VRS技术,中西部地区技术边界追赶效应优于东部地区,在提升二氧化碳排放绩效方面潜力巨大。第五,通过对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宏观经济因素做进一步的探讨,来实现碳排放效率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选取了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政府干预、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各因素中,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和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基础设施建设与碳排放效率负相关,但影响不显著。第六,在影响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因素中,已有研究认为对外贸易使中国成为“污染天堂”,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抑制了我国碳排放效率的提高。为了进一步验证了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对外贸易是否抑制了我国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发现,各省市进出口贸易和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进出口贸易促进了我国碳排放效率的提高;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增加,碳排放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只有打破原有产业结构格局,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才是实现我国碳减排任务的最有效途径。第七,基于技术差距的视角,本文对传统的环境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进行了拓展,并对1997-2010年全国30个省市地区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我国三大区域技术水平差距明显并不断扩大,东部地区的技术落差率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大部分省市地区在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得以改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变化是其主要动力,各区域之间技术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纯技术追赶方面落后于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更易形成边界追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当归注射液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影响及其治疗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 ,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血小板粘附检测仪检测 3 9例活动期及 2 5例缓
在我国这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农村是最基层社区,农民是主要生产力,这三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
实弹射击训练是检验和提高装甲部队实际作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射击结果的测量是否及时和准确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人工报靶方法存在诸如报靶精度差、训练
研究背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人们都受到来自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染性疾病逐渐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所替代。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语言研究句法转向以来,动词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语法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其中,Fillmore(1970)、Levin(1985,1993)等学者所倡导的“动词交替/论元交
我国债券价格波动性研究大都采用单一模型,而债券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只用单一模型对债券价格波动进行预测,其所包含和反映的信息量显然是不充分的。而且大都使用带有较多的理
自1974年语高学家丹尼斯提出主位推进的概念,关于主位推进理论的讨论就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较多集中于语言教学应用,翻译实践,英汉主位对比等。在新闻语篇分析中,采
随着全球范围内民主、法制等不断健全和公共利益、政府效率等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研究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政府管理模式变革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我国各级政府也相继提出了
联合式是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六种基本类型之一,也是汉语词汇史上出现最早、数量最多的复合词类型之一,在汉语复合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DNA是生命现象中不可缺少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体内的基因物质,也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检测与疾病有关的变异基因对基因筛选、遗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