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亚低温治疗技术的临床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直肠亚低温技术,考察目标温度管理(TTM)能力和安全性。
  方法:以自制的直肠亚低温装置(中国新型实用专利201320448017.4)对PICU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脑损伤并行机械通气的患儿行亚低温治疗,以每15min作为一次监测时点,观察目标温度管理(诱导低温、维持低温稳定水平、复温的控制)能力,观察安全性指标(持续心电监测、大便隐血、血常规等实验室指标和寒战)。
  结果:从2014年1月14日至2017年12月31日37例急性脑损伤并行机械通气的患儿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35例患儿降温阶段共采集到712个鼻咽部温度值,随时间延长诱导低温逐渐达到亚低温状态,最长1例超过14h,诱导低温时间平均为(4.9±3.8)h,2h、4h和 6h达标率分别为31.4%、51.4%和68.6%,平均降温速率为(1.19 ±0.8)℃/h。34例患儿温度维持阶段共采集到1632个鼻咽部温度值,1499/1632(91.9%)个数据平稳维持在32~35.0(34.2±0.6)℃亚低温状态12小时。33例患儿复温阶段共采集到1 418个鼻咽部温度值, 1151/1418 ( 81.2%)个数据处于持续复温状态,其中过快66个、偏快 175 个,正常 910 个,出现反跳 234 个,反跳幅度0.1~0.9℃。直肠亚低温治疗期间心率随体温降低而降低,未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和难以纠正的低血压,观察到寒战 13 次,其中在36.0~37.0℃有7次,在维持阶段大便隐血阳性25/34例(73.5%)。
  结论:直肠亚低温技术作为一种新目标温度管理方法,具有控温能力强、安全、经济、无创、易操作特点,对于TTM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