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预处理难降解废水效能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难降解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上升,已然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难题。目前,针对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常采用厌氧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然而,传统厌氧预处理工艺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存在温度敏感性高、挥发性脂肪酸积累、出水B/C比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后续好氧生物处理。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是一种耦合生物和电化学的技术,可与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系统相结合形成BES-AD系统,可进一步强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然而,在BES-AD系统面临实际大规模应用时,主要存在电极材料昂贵、实际难降解废水适用性偏低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BES-AD系统强化预处理实际难降解工业废水为基础,筛选具有工业化潜力的电极材料、优化关键运行参数、解析功能微生物种间协同竞争效应,并构建现场中试BES-AD系统,基于实验室和现场中试相结合,为BES-AD系统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1)以实际典型难降解废水为处理对象,筛选以不锈钢材料为基础并面向工业化应用的BES-AD电极。以5种不锈钢材料及传统碳布材料作为BES-AD阴极,发现配备孔径为100μm的不锈钢网(SSM-100μm)的系统展现了最佳的COD去除率(24.18±1.69%)、电流密度(0.181 A/m~2)及生物降解性(BOD5/COD=0.323)。虽然其运行效能稍弱于传统碳布电极,但SSM-100μm的单位成本仅为传统碳布电极的0.55%,极具工业化应用潜力。分析不同电极材料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现SSM-100μm表面存在较多的促进种间电子转移的电化学活性细菌,其中Pseudomonas,Desulfovibrio和Hydrogenophaga丰度达到4.36%,7.38%和17.32%。同时发现配备SSM-100μm的BES-AD系统中,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途径及能量代谢途径高度表达(5.67%及5.73%)。(2)为探究BES-AD系统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关键运行参数及微生物互作效应。阐述了4种不锈钢材料和碳布材料作为BES-AD阴极条件下,HRT、外加电压等运行参数对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RT和外加电压分别保持在12h和0.7V时,各系统均展现最佳的运行效能,出水BOD5/COD提升率达到44.34±2.09~74.75±4.32%。尤其是配备SSM-100μm电极的系统其BOD5/COD提升率最优,达到74.75±4.32%,较配备碳布阴极的系统提高30.36%。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及气相色谱(GC-MS)分析了有机物的转化规律,发现BES-AD系统对硝基芳烃类和酚类有机物的降解具有显著优势。系统中主要存在共养菌、发酵菌、降解菌和电活性菌(Syntrophomonas、norank_f__Syntrophobacteraceae、Longilinea、Desulfovibrio、Pseudomonas及Geobacter,分别为17.70~33.59%、1.50~16.52%、2.36~3.41%、2.55~7.42%、2.11~6.59%及0.49~6.86%),且菌群间的互作效应提升了厌氧处理效能。(3)以实际典型难降解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抽屉式电极模块为中心的中试BES-AD系统(系统有效容积为5m3,电极模块体积为1m3),评估其实际运行效能。BES-AD系统耦合于废水处理UASB后端,持续运行73天。经驯化启动后,调控外加电压分别为0.6、0.9和1.2V,发现最优外加电压为0.9V时,运行第3天出水BOD5/COD由0.238显著提升至0.398,COD去除率上升至17.18%。基于UV-vis、3D-EEM及GC-MS光谱变化,依旧发现在外加电压为0.9V时,废水中的DMAC等难降解污染物向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最为显著。考察了最优参数下电极模块各区域(底部,中部和顶部)核心菌属的富集率,发现发酵菌属norank_f__ML635J-40_aquatic_group(6.55%),unclassified_f__Propionibacteriaceae(5.25%)及降解菌属Corynebacterium(29.31%)多富集于底部,而电活性菌属Pseudomonas(29.39%),Geobacter(7.86%)多富集于顶部,从而形成发酵菌(底部),发酵菌与电活性菌(中上部)及电活性菌与降解菌(顶部)的协同效应。评估了BES-AD中试系统的投资成本,发现抽屉式的电极模块运行管理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BES-AD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指导思路。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紫外线吸收剂常无任何的处理方式而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使得人们的身心健康面临着其以各式各样形式的侵害。ZIF-8具有比表面积大、组成结构多样、孔道可调及后修饰、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吸附等相关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前景。本文以ZIF-8作为基础材料采用微波合成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ZIF-8作为新型吸附剂,实现对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BTs)的吸附研究及
学位
为了评估地下水污染状况和构建适用的地下水溶质迁移模型,本研究针对苏州市高新区北部区域的地下水,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设置17个地下水监测井并采样检测,依据检测数据开展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同时对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合高新区北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数据,构建了该区域的地下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物的溶质迁移模拟,最后根据结果提出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具
学位
乡村作为城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资源利用不足,城乡资源交换与供给不平衡,如何从村庄空间关联互动出发,建立高效的村庄空间网络协同发展路径,提升村庄空间互动性与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科学认识村镇空间关联发展态势,建立乡村区域联动发展路径,实现村庄组团以及村庄与城镇的互补促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举措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村庄居民跨村、镇、城界域活动明显,对乡
学位
蓝藻水华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历来是研究的热点,而在蓝藻水华暴发区域差异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均十分薄弱,尤其是针对高原湖泊蓝藻水华暴发的驱动和维持机制缺乏了解,因而难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蓝藻水华防控管理决策。随着国家对水环境的重视,滇池在湖体的治理与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采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AEM3D(3-Dimensional coupled Hydrodynamic-Aquat
学位
生物炭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保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生物炭作为吸附剂固定重金属镉离子。但是进入土壤环境的生物炭,容易随水迁移、下渗等途径进入到水环境,对环境中的生物存在潜在风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然而,这种风险取决于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固定能力。换言之,如果生物炭对重金属固定能力很强,即使被鱼类吞食,被吸附的重金属也难以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亦或是影响较小。目前,有关此类研究十分鲜见。基于此,本研究以负
学位
随着社会和工业的发展,环境中排放的芳香类有机物逐渐增多,对生态健康的威胁也随之增大。而我国污泥的产量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形成逐渐增多,剩余污泥的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和卫生填埋,其处理方式存在着处理成本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由于剩余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高,可在高温热解条件下生成碳基吸附材料。因此,本研究以脱水污泥(含水率78%)为原料,在温度为700℃,升温速率为10℃·min-1的热解条件下制备污泥生物炭(S
学位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一种新型自养脱氮工艺,具有无需外加碳源、曝气能耗下降、剩余污泥减量、温室气体减排的优势。然而,厌氧氨氧化细菌(An AOB)世代周期长、生长繁殖慢,限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规模化应用。研究发现,生物炭添加可以促进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繁殖,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同时也有研究发现,生物炭可以作为导电体介导厌氧消化(AD)中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过程,促
学位
水生植被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围湖造田、工业发展、人口激增等人类频繁活动导致了滇池水生态环境的恶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滇池水生植物一直处于种类与数量减少的状态,直到2010年才出现沉水植物群落的小面积恢复,分布区域内水生植被结构开始偏向于逐步稳定趋势。然而,水生植物修复效果不佳、修复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局部修复范围内水生植被大面
学位
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是高能耗和高碳排放量的,而城市污水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量大、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低,这就给厌氧回收能源和资源带来了挑战。高负荷活性污泥法能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有效富集,但是这一工艺适宜高浓度污染物,污泥沉降性能差,有机物多在生物体内部贮存或以生物体存在,导致后续碳源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破壁”能耗等问题。本研究试图寻求一种能富集絮凝性细菌的工艺。通过调整及优化运行参数,筛
学位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突发事件打破了国际粮食贸易格局,加剧了区域粮食安全风险。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较高,但由于存在国内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等问题,解决好自身粮食安全问题对确保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是保障城市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粮食物流节点作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的空间规划布局和建设有助于提升粮食流通运作效率,增强城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