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脲的合成结晶过程机理及其聚合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李比希的植物营养学说,土壤中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后,地力减弱,需要补充新的养分,保证作物生长需求。肥料对作物的增产至关重要,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肥料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土壤,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亟需改变传统施肥模式,实现肥料的精准施用。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节水灌溉,节水省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迎来发展机遇。水溶肥料,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配套产品,绿色环保,符合国家肥料减施增效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水溶肥原料来源少,价格高,不能普遍适用于农作物。磷酸脲可为作物提供氮磷营养元素,但其养分含量低。聚磷酸铵作为一种水溶肥原料,氮磷营养成分含量高,施用安全性高,但国内产量低,尚未形成规模化。湿法磷酸和尿素合成磷酸脲的结晶过程及磷酸脲与尿素的聚合过程复杂,需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磷酸脲的结晶热力学
  磷酸脲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溶解度曲线拟合为Apelblat方程,溶解过程吸热、自发且快速。温度和搅拌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变窄,而冷却速率的增加使介稳区增加。搅拌速率、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增加均使磷酸脲结晶诱导期减少。固液界面张力表明,磷酸脲的结晶过程为初级非均相成核。杂质均使溶解度、介稳区和诱导期增加。为减少工艺流程时长,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原料中Al3+、Mg2+、Fe3+及SO24-的摩尔浓度低于0.2%。
  (2)磷酸脲的结晶动力学
  根据测定的磷酸脲结晶液的悬浮密度、过饱和度、晶体体积形状因子以及粒度分布,采用矩量变换法计算出晶体生长速率和成核速率。粒度分析表明,磷酸脲晶体生长为粒度无关生长。采用1stOpt软件对数据拟合分析,得到成核及生长动力学方程。对动力学方程的分析表明,升高温度和增加过饱和度时,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增加,由于成核动力学方程中过饱和度指数较大,因此成核速率增长更快。晶体成核为二次成核,晶体生长过程为表面反应控制。晶体成核速率随悬浮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3)磷酸脲的制备
  湿法磷酸(w(P2O5)25.23%)合成磷酸脲的优惠工艺条件为,湿法磷酸与尿素摩尔比为1.05∶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结晶时间为18h,磷酸脲的产率为63.58%,产品中氮和五氧化二磷含量分别为17.2%和44.3%,符合工业磷酸脲的标准GB/T27805-2011。FTIR和XRD分析表明,湿法磷酸成功合成了磷酸脲,磷酸脲成分和结构不变。热分析表明,磷酸脲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易储存。
  (4)杂质对磷酸脲制备过程的影响
  Al3+、Fe3+、Mg2+及SO24-均使磷酸脲的产率下降。杂质加入后,磷酸脲产品氮磷含量仍符合国家标准GB/T27805-2011。Al3+、Fe3+、F-使磷酸脲粒度减小,晶体之间分散性差,而Mg2+及SO24-使晶体的分散性更好,透明度较高且形状规则。粒度分析表明,Al3+、Fe3+和SO24-使磷酸脲晶体粒度降低。因此,在工业化生产中,应控制原料中Al3+、Fe3+、SO24-及F-的含量,提高磷酸脲产品的质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晶体。
  (5)聚磷酸铵的制备
  以湿法磷酸制备的磷酸脲为原料合成聚磷酸铵(APP)的优惠工艺条件为:尿素与磷酸脲摩尔比为2.1∶1,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65min。聚磷酸铵产品的聚合度为25.31,在25℃水中的溶解度为3.94g·(100g)-1,为可溶性物质。聚磷酸铵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为68.13%,氮含量为13.72%。FTIR和XRD分析表明,制备的产品为Ⅰ型聚磷酸铵。热分析表明,聚磷酸铵易于常温储存。SEM分析表明,聚磷酸铵产品疏松多孔。
  (6)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的释放规律
  降低pH值和升高温度有利于氮磷的释放。抛物线方程、Elvoich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均能拟合释放过程,其中,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最佳。氮磷元素释放过程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和pH值降低而降低,水解活化能处于聚磷酸盐的水解活化能范围。
  综上所述,磷酸脲的结晶过程机理研究丰富了磷酸脲的结晶理论,为工业生产磷酸脲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湿法磷酸成功合成出磷酸脲,省去对湿法磷酸的净化,优化传统工艺;以湿法磷酸合成的磷酸脲为原料制备的Ⅰ型聚磷酸铵,可溶于水;探究了聚磷酸铵中氮磷元素在水溶液中的释放过程,为聚磷酸铵作为水溶肥施用提供指导,提高肥料利用率。本课题研究提高了湿法磷酸的利用率,缓解高品质磷资源短缺,对水溶肥的推广及应用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主食品种。长期以来我国小麦产业以追求单产为主,品质研究相对薄弱,导致“强筋不强,弱筋不弱”,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原料供应不足。蛋白质含量和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麦面粉加工品质。因此在稳产前提下,提高(中、强筋)、降低或维持(弱筋)蛋白含量并提高蛋白品质,是我国小麦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小麦蛋白质含量从籽粒外层到内层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种皮层
学位
小麦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干旱和农业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和粮食安全。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监测技术可以获取植物的冠层信息,已经广泛应用到作物生产过程中。通过遥感技术及时准确获取作物的生长生理参数以此掌握作物的长势及水分状况,对及时调整灌溉制度和作物干旱评估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灌溉处理下冬小麦生长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冠层光谱对其的响应规律;在此
学位
液泡膜水孔蛋白(tonoplast intrinsic proteins,TIPs)是一类位于植物液泡膜上,介导水分及其它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功能蛋白。在不断的研究发现过程中,将其分为TIP1、TIP2、TIP3、TIP4、TIP5五个亚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细胞膨压、叶片蒸腾和光合作用等;其次TIPs在对多种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盐和氧化胁迫)
学位
玉米(Zea mays)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淀粉、蛋白及油脂作为玉米籽粒最主要的营养储藏物质,其正常积累决定了玉米籽粒的营养和品质特征。因此对玉米籽粒发育的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玉米籽粒突变体dek33突变籽粒胚乳皱缩,胚变小并伴随提前萌发。成熟dek33籽粒百粒重只有野生型36.3%。生化成分分析发现,dek33成熟籽粒总
学位
钾(K+)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最丰富的必需阳离子,其占植物干重的2-8%,在植物细胞溶质中浓度约为100-150mM。同时充足的钾供应和获取有助于植物通过限制对钠(Na+)的积累来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此外,铝毒是酸性土壤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最快速和显著的作用结果之一是抑制植物根尖过渡区的细胞膨胀而阻止根的伸长。由K+产生的细胞膨胀压力,对于细胞扩增是必需的,因此提高K+的吸收或阻止K+外流有
学位
农业害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目前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农业害虫的重要手段。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及增产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商品化开发最成功的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由于产量低、结构复杂、合成途径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研究、揭示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对于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
学位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频发,我国小麦生育后期,易遭受到高温胁迫。高温胁迫会加速小麦的衰老进程进而引起早衰,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因此,实时监测小麦叶片衰老状况,并据此对小麦的早衰程度进行精确诊断,是采取高温胁迫应对措施的依据和评估产量品质损失的基础。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温度控制试验,模拟小麦花后遭遇不同程度高温胁迫的情景,获取连续4年5个高温水平和3个高温持续时间处理下两个小麦品种旗叶
学位
人类对于农药的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农药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古人对于农药的利用仅局限于某些天然有毒植物以及矿物质,方法单一且可选择性很少,直到近现代化工出现后,人类才逐渐拉开了大规模使用农药的序幕。自德国化学家Schrader于1937年首次发现具有杀虫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开始,有机磷农药历经80多年发展,其品种几乎遍及了农药的所有领域,开发的农药超过300多种,代表性的品种有:杀虫
学位
陆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碳汇显著影响气候变化,准确估计陆地碳汇以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陆面模型是模拟陆表过程和碳循环的重要工具,但不同的陆面模型对于碳汇的模拟和预测结果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气候变化情景尤其是CO_2浓度升高时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大。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陆面模型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β,也称CO_2施肥效应)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关键陆表碳循环过程的分析明确不确定性
学位
抗生素抗性的高频出现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认为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环境选择性来源于畜禽养殖过程中过量使用而导致的抗生素或金属残留。在本研究中,我们针对三个商业化家禽养殖场进行研究,比较了与ARGs相关的抗生素和金属残留的共存模式。另外,我们还验证了一种使用LC-MS/MS测定抗生素浓度的方法。1.优化并验证了一种同时萃取和纯化的方法即串联四重质谱(LC-MS/M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