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三大都市圈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东京大都市圈、纽约大都市圈、巴黎大都市圈及东京都、纽约市、巴黎市的产业布局做了详实的实证研究。根据明显的经济落差,本人将上述三大都市圈及其中心城市分别划分为三个圈层进行产业布局分析,这是本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对于都市圈或某城市产业布局研究之处,也是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第三部分对国际三大都市圈做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虽然三大都市圈各具特色,但也不乏共性。这些共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无论是三大都市圈还是其中心城市,由于经济落差,里三层外三层产业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点;二是都市圈的巨大能量是各国其他经济体所无法比拟的。每一个大都市圈的人口和GDP比重都数倍于其土地面积比重。例如纽约大都市圈,以0.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美国8.54%的GDP、21倍于国土面积比重,承载了7.3%的人口,19倍其国土面积比重。三是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相对于都市圈而言则更强。其中巴黎市的集聚度最高,其人口和GDP占巴黎大都市圈的比重相当于面积比重的21倍和近40倍,土地利用率之高,令人刮目。无论是东京、巴黎还是纽约,经济并没有随着地价的提升而衰退,反而由于产业的升级换代使其更具竞争力。四是每个都市圈中心城市的CBD都是经济高度集聚的地区,实事表明,CBD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租的上涨而向外扩散,反而集聚度越来越高。无论日本、巴黎是用行政手段干预还是纽约由市场无形的手去调解,其结果都是:CBD在中心城市中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高,集聚能力越来越强。曼哈顿以60km2、纽约市7.5%的面积,创造了纽约市71%的GDP;东京都心三区以42km2、东京都2%的面积,吸纳了东京都近1/3的就业人口;巴黎以8.5%的面积解决了30%的就业。更令人诧异的是:三大都市圈CBD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均是出版印刷业与服装业。三大都市圈除了结构上的共性之外,从其地理位置看,每一个都市圈中心城市要么沿江要么靠海,交通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可见区位优势已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鉴于国际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在圈层结构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层特征,并具有同心集聚、三层分明、内软外硬、阶梯下落和空间预留等共性特征,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对上海市的启示:要通过产业政策及土地规划,加强CBD的集聚力——继续“强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降低核心层的人口密度,将核心区的人口转移到中间层,将核心区建成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区域,把中间层打造成承接核心层与外层的过渡层,作为主要的居住区;而外层尤其是最外围,要慎重开发,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不完全市场的成因、中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全性及其改进。回顾了不完全市场一般均衡理论(GEI)的进展;阐述了GEI模型的主要结果;阐述了实质完全市场与动态完全市场的概念及
学位
从2003年的SARS,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不断涌现的危机提醒着我们,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突发公共危机不仅频繁爆发,而且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和规律,对政府应
陕西省的丹江日报、延安日报、陕西农民报等组成了十九人的参观访问团,于九月二十七日到湖南省南县报进行参观访问.访问期间,中共南县县委第一书记王耀和副县长李贯一,同参
本文借鉴IT治理工具COBIT4.1的框架,将其监控与评估的思想与政府电子政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图表结合的分析方式,构建符合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文流程的监控模型。该模型可
1983年12月下旬,全国新闻系统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者进行了统一测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除甘肃、青海、广东、云南、西藏外都参加了统一测试。军队和铁道部系统的
核心能力日益成为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关注的重点,知识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核心能力的主要来源,如果发生流失将给组织带来巨大危害。 本文重点阐述知识密集型服务组织知识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加剧,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和信息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代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竞争力的电子产业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新的
营口县官屯公社青花峪二队王庆菊植棉组,1981年种的4.57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296.3斤,创我省地膜棉花高产纪录。他们有哪些经验呢? 一、保全苗、促四早、抓三桃 他们采用先播
本文的选题来自诸克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及各地区教育经济贡献率软计算应用研究”的一个分支”中外教育经济贡献率的比较研究”。   随着知识经
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了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及全球产业价值链。本文通过分析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机理,揭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中,跨国公司由于在研发、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