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行分离看道德教育的缺失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道德生活中的知行分离现象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比如,几乎所有的人都倡导助人为乐,但仍有许多人对求救者的呼喊充耳不闻;几乎所有的人都宣称会抵制假货,但制假贩假仍屡禁不止;为什么道德认知与道德践履相互脱节现象会长久存在?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当代学者也对我国道德生活知行不一的现象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这些对知行分裂的认识和研究存在着许多局限。大多从个人的认知层面来寻找知行分裂的原因,寄希望于个人的主观道德努力或空洞的道德教育。本文认为,知行分裂之所以在当前我国的道德生活领域盛行,关键在于既有的伦理规范的缺陷和现有的道德建设的失误。首先,本文追溯了传统伦理规范对个体道德情感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多元价值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影响及现代道德建设的缺陷。本文在总结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减少乃至消除我国社会存在的知行分离现象的对策:一方面需要净化外部环境,建立有效的机制以保障社会公平,重建人们对社会主流规范的信仰基础。另一方面,要优化道德建设,需给予道德目标一个合理的定位,使道德教育向生活回归。第三,重视教育对象的德性发展规律,实现道德建设范式由空洞说教向真实生活转化。只有建立和谐而又为大众真正认同的道德规范,才能让公民对其产生最自然的依附与向往,从根本上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个企业都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目的是抢占市场份额。但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和经营过程中,其财务风险也在随之增加。尤其对于高风险的保险行业,如何
要培养有德性的人,首先必须探究品德所赖以构成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探究其结构的运行规律,因而品德结构成为道德教育研究必然的、重要的领域。人的品德结构从萌芽到成
本论文指出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因此人的生命价值也必然是由这三维生命所支撑、所维系。因为所有价值关系都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建立起来的。离开自
公司治理环境、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度与现金持有量
<正>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自秦朝起便是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半岛城市群的地理中
何为道德运气?这个概念成立吗?如果成立那它指的是什么呢?伯纳德·威廉姆斯于1976年第一次提出“道德运气”的概念,虽然没有对概念本身予以界定,但他的论述肯定了概念的可能性,
公共生活道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它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
研究发明了一种甜瓜设施长季节栽培的田间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推广应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选用适宜的甜瓜品种与砧木品种
社会诚信危机的解读存在两种路径:一是实证科学的制度层面研究,视诚信危机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导致的“现代性后果”,摆脱危机的关键在于建立具有公共强制权威的普遍性规范。另
在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曾多次出现过“公平正义”的词汇,可见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公正问题,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公平”,再到这次两会中频繁提到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