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球型大白菜--甘蓝易位系的鉴定及叶球性状相关基因的QTL定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 L.)足起源于中国的重要芸薹属蔬菜作物之一,叶球是大白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叶球的形态、紧实度等会直接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商品性。发掘鉴定结球性状相关基因,对研究叶球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改良大白菜结球商品性状具有重要意义。易位系(Translocation line)是进行种质资源创新和遗传研究的重要工具材料。在课题组前期创建大白菜添加结球甘蓝染色体1号染色体二体异附加系结合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DH单株的基础上,通过InDel标记和细胞学鉴定获得了一个添加结球甘蓝1号染色体片段的圆球大白菜易位系,对其特征特性、叶片激素含量及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以其为母本与大白菜自交系进行杂交,创建了F2分离群体,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构建了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开展了与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ACD1-18’携带的54个InDel标记,对其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的4个DH单株进行鉴定,其中3个标记在‘18-2’扩增出了结球甘蓝的特异条带,对小孢子植株‘18-2’的染色体数目和减数分裂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发现,‘18-2’染色体数目为20,减数分裂正常,为大白菜添加结球甘蓝染色体片段的易位系,命名为‘AT1-18’。利用3个InDel标记对易位系‘AT1-18’自交和与‘85-1’回交后代进行鉴定,表明‘AT1-18’外源染色体片段能够稳定遗传。
  2.对易位系‘AT1-18’进行田间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易位系植株大小介于亲本大白菜‘85-1’和结球甘蓝‘11-1’之间,整体性状偏向于大白菜‘85-1’,相对于‘85-1’,叶片开展度较大,结球期和成熟期提前,叶球为近圆形,较‘85-1’小。对其进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表明,易位系‘AT1-18的’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较‘85-1有所提高,粗纤维、VC和硝酸盐含量较‘85-1’有所下降,但差异都不显著。
  3.对易位系‘AT1-18’不同发育时期激素含量、几个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素(IAA)和分裂素(ZR)含量在‘AT1-18’变化趋势显著不同于大白菜‘85-1’,且各时期含量变化显著,脱落酸ABA及赤霉素GA3含量整体变化趋势与‘85-1’相同,但ABA不同时期含量水平高于‘85-1’。导入的2个结球甘蓝外源生长素相应蛋白基因Bol034475和Bol034470在‘AT1-18’的表达模式与结球甘蓝‘11-1’相似,且均在结球期呈高表达量,大白菜的2个内源生长素相关基因Bra18800和Bra18750在‘AT1-18’中的表达量与大白菜‘85-1’相似,但不同时期变化趋势稍有不同。
  4.利用F2群体,构建了一个含有2460个SNP标记、覆盖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遗传距离总长度1927.33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0cM,为高密度图谱;
  5.共调查22个叶片及叶球相关性状,在F2群体中检测到13个性状的QTL位点30个,分布于除A09和A10外的8个连锁群上,其中控制叶片长、叶片宽和株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QTL分别为5个、7个和3个,外叶数相关的2个,与最大外叶长有关的1个,与叶片中肋有关的5个,与中心柱形状相关的3个,与全株重有关的1个;与球顶抱合方式有关的1个;与叶球形状有关1个,与球内颜色有关的1个;共检测出主效QTL位点11个。
  6.通过对21个控制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序列对比功能注释查找,共发现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10个,其中,涉及叶片近-远轴(Adaxial-abaxial polarity)发育相关的基因1个WOX5、叶片宽(Lamina width)基因3个(CYP79A2、KAN3、ATHB53)、叶片发育相关(Lamina development)6个(ABF4、AXR1、MYB21、GL1、IRX14、IXR1),KAN3、MYB21、GL1在前人研究中也被证明与叶片发育与叶球发育紧密相关。
其他文献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农业作业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农机具性能升级改造和农艺种植规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碎土率检测作为评价旋耕机组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旋耕机的性能评级和农业播种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为了快速机械化获取旋耕机组作业碎土率信息,进一步丰富旋耕作业质量数据和参数,提出了旋耕机组作业碎土率在线检测方法和系统研究。  本文对旋耕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旋耕作业质量检测方法,提出旋耕层深度特征
学位
该文综合大量前人研究文献,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铝的混凝机理的研究和发展.在对前期已有文献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以现代化学和凝聚絮凝作用理论为基础,应用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仪器,对聚合铝的混凝机理,及其在共存阴离子作用下的混凝,从现象到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论述.同时对混凝过程中pH值的调节和计算,从实验到理论推导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混凝过程中典型酸碱平衡
多倍化是植物基因组扩大的方式之一,是植物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同时也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截止目前,枣和酸枣基因组大小的分布情况及染色体同加倍后的性状变异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研究了流式细胞术估测枣、酸枣倍性和基因组大小的方法,大规模测定了枣和酸枣品种、类型的基因组大小,分析了基因组大小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果实性状的影响。同时,以冬枣、邢台0604及其同源四倍体日光、珠光为试验材料,首次系
学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自然环境中,茶树的叶片和枝梢会受到各种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胁迫,从而影响茶叶产量。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宿主广泛,是造成茶树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通过对茶树与炭疽菌互作机制研究,有利于明确茶树应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能够为进一步明确茶树抗病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实验系统的研究了茶树中存在的主要炭疽菌的生物
学位
嫁接是西瓜(Citrullus lanatusL.)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中国是世界上西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其中40%的西瓜是嫁接生产的。不同的砧木嫁接会影响西瓜果实的营养物质成分与含量。本论文在重茬种植西瓜4年的大棚中,通过4个试验来研究砧木对西瓜果实瓜氨酸及其他代谢物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为了解瓜氨酸在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的含量差异,本试验以9种葫芦科作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9种葫
学位
水果在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杀虫剂吡虫啉和杀菌剂多菌灵在果树上应用广泛,其大量使用会产生农药残留等系列问题,因此,农残检测对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至关重要。样品前处理技术是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基础,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我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农药的最大残留量(MRLs)值不断降低,痕量农药的检测需要更高效的前处理提取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具有特异性结合力强、热化学稳
学位
柑橘生长和结实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矿质营养,需要通过施肥来进行补充。在众多肥料中,微生物肥料能以自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达到对作物的特定肥料效应。肥料中的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养分,分解有机质成腐殖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因此筛选有利于柑橘生长的微生物肥料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检测了六种不同的微生物肥料处理对枳幼苗生长及温州蜜柑结实的影响;进一步检测了蒙力和安琪两种微生物肥料对纽荷尔幼
学位
针对目前蔬菜生产上面临的季节性光照匮乏的问题,利用人工光源对设施蔬菜进行补光和工厂化生产的照光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合有效光谱范围内(400-700nm)的红、蓝单一光谱组分或复配光谱组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光源照射或补光的效能,探讨在自然光谱基础上添加补充远红光的生物学效应也在积极地进行中。本试验采用光合有效光谱的LED白光(B450+G530+R65
学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世界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中国是辣椒生产大国。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一直是制约辣椒产业发展的重大生产难题之一。维生素C、辣椒素和果形等作为辣椒重要的品质构成性状倍受育种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104份辣椒种质材料进行疫病抗性鉴定,并结合2016年鉴定结果从中选取极端抗感材料17-P63和16-217为亲本
学位
河北省属于典型缺水地区,未来5-10年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在水资源日益减少的大背景下,研究作物自身的需水特性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蔬菜精准灌溉,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圆茄为试材,将茄子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苗期、花果期、采摘期三个时期,每个生育期设置五个不同水平(5kPa、10kPa、15kPa、20kPa、25kPa)的供水吸力,分生育期研究了不同供水吸力对茄子生长发育、光合特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