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Rs激活对RD1小鼠视网膜变性微环境的作用及其对植入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视网膜变性(retinal degeneration,RD),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类以进行性光感受器丢失为特征的遗传性眼病[1,2],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近期研究发现,视网膜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3-5]和Müller细胞的胶质活化[6,7]是变性视网膜主要的微环境改变,对视网膜变性的进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可望成为治疗的靶点[8]。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RD等致盲性眼病最具前景的手段,植入细胞的营养效应和免疫调节作用被认为是干细胞在短期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而细胞替代效应(cell replacement)被认为是其长期作用的机制[9]。众所周知,移植细胞的命运受其所在微环境的影响。近期研究发现,抑制变性视网膜中的免疫炎症反[10]应或Müller细胞活化产生的胶质瘢痕[11],能够提高移植细胞的存活及功能整合,有利于长期的细胞替代效应。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在调节脂质、葡萄糖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12,13]。近期研究报道LXRs对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免疫炎症反应同样起重要调节作用[13],并与胶质细胞活化密切相关[14]。Lei等发现LXRs受体激动剂T0901317能够保护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视网膜损伤以及抑制实验性葡萄膜炎引起的眼部炎症[15,16]。LXRs激活对变性视网膜有何作用,对变性视网膜的微环境有何影响,这种作用对植入的干细胞命运和治疗效果有何影响,目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主要探索LXRs受体激动剂T0901317介导的LXRs激活对视网膜变性小鼠模型Rd1视网膜中的Müller细胞的胶质化和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炎症反应有何调节作用,这种作用能否延缓Rd1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变性进程、挽救视功能及对植入的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的命运转归和治疗效果有何影响。初步探讨LXRs激活对变性微环境以及植入干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第一部分:LXRs激活对Rd1小鼠变性视网膜的影响1.取出生后7天(P7)Rd1小鼠,同天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连续7天给予LXRs激动剂T0901317或2%二甲亚枫(DMSO)腹腔注射,于P15取小鼠视网膜标本,运用RT-qPRC检测视网膜中LXRs的激活情况。2.取P15小鼠视网膜标本,运用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blot技术,对比LXRs激活与否对小鼠视网膜中光感受细胞凋亡、Müller细胞胶质化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3.运用视网膜电图(ERG)技术,检测P15小鼠视网膜功能,观察LXRs激活对RD1小鼠视网膜视功能的影响。第二部分:LXRs激活影响Rd1小鼠视网膜变性的机制1.取T090处理7天后P15的变性RD1小鼠视网膜RNA标本,RT-q PCR检测LXRs激活后白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2.基因芯片技术检测T0介导LXRs激活后Rd1变性小鼠视网膜总RNA表达谱变化,RT-qPCR验证相关结果。第三部分:LXRs激活对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Rd1小鼠视网膜中的影响1.不同浓度的T0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系L2.3 48h后,观察神经干细胞形成克隆球的大小,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的情况。2.选取天龄为P11的Rd1小鼠,连续3天给予T0(50mg/kg)腹腔注射,于P14给予小鼠视玻璃体腔内移植小鼠神经干细胞系GFP-C17.2,1周后取小鼠视网膜标本,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移植细胞的情况。3.ERG检测移植后1周变性小鼠视功能,观察联合T0与干细胞移植后Rd1小鼠视功能改变情况。结果:第一部分:LXRs激活对Rd1小鼠变性视网膜的影响1.RT-PCR结果显示腹腔连续注射T0,可以增加小鼠视网膜中的LXRβ以及LXRs下游基因ABCA1、ABCG1等表达,但LXRα表达降低,提示T0能够且主要激活小鼠视网膜中LXRβ亚型。2.T0介导的LXRs激活可显著抑制Müller细胞GFAP的表达以及显著减少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Rd1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数量,延缓Rd1小鼠视网膜变性过程中光感受细胞的丢失,提示激活LXRs可通过抑制视网膜胶质细胞的活化而延缓变性。3.T0介导的LXRs激活可以部分挽救Rd1小鼠变性过程中视功能的损害,ERG表现为暗适应下b波幅值的显著升高。第二部分:LXRs激活影响Rd1小鼠视网膜的机制1.RT-qPCR结果显示,激活LXRs可显著抑制多种炎症相关基因如IL-6、COX-2、i NOS等的表达,提示LXRs参与了变性视网膜中炎症反应的调控。2.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提示LXRs激活可能通过JAK3-STAT途径抑制变性视网膜中的Müller细胞胶质化和小胶质胶质活化,改善变性视网膜的微环境从而延缓视网膜变性进程。第三部分:LXRs激活对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在Rd1小鼠视网膜中的影响1.LXRs激活能够增加L2.3的增殖,对其凋亡没有影响。2.移植入T0处理的Rd1小鼠玻璃体腔的神经干细胞C17.2存活率较对照组高,且其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厚于对照组。3.T0预处理联合C17.2移植对天龄P21的Rd1小鼠视功能的未见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1.T0通过激活Rd1小鼠变性视网膜中的LXRβ受体,进而调节JAK3-STAT信号通路而抑制Müller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所介导的胶质化和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减少Rd1小鼠视网膜中感光细胞的凋亡,挽救Rd1小鼠部分视功能。2.T0预处理能够改善Rd1小鼠视网膜变性微环境,提高移植入Rd1小鼠视网膜的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的存活率。T0预处理与C17.2移植对Rd1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的保护具有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对大鼠原代培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 typeⅡ,AEC-Ⅱ)过氧化氢(hygrogen peroxide,H2O2)刺激后细胞内Cl
传统的那种不平等、少民主的师生关系,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大障碍,在全面实施了课程改革的今天,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深刻变化,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重新定位。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当务之急。所谓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这种师生关系,本文谈几点认识。  一、启发和激励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发现自己的教师生涯已走到了第二十个年头.屈指算来,教过的学生也以千计了.大多数学生都被时间的河流带向了记忆的远方,没有留下一丝的痕迹,但刘健这
期刊
学生发展如何与是否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制定有效的预习提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只有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没有主动、积极地思考,这样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在课前下发预习提纲,预习提纲为学生
创新能力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进步的灵魂.学生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是为高等教育奠定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初中语文是我国九义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创新的
目前,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替职工说话,为职工办实事,把人这一因素作为工会工作的第一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权益,把职工吸引和组织到工会中来,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做好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职工为本。  一、工会工作要以“以人为本”为统领  教职工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他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教育
中国黑白木刻以创作为形态,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为契机,受大量来自日本的欧洲优秀版画家的影响,这其中当与德国女版画家柯勒惠支现实主义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通过对新旧知识的不断探索,发现当前一些中学生语文能力特别差,问题十分严重,绝对不容许忽视。  一、学生语文能力差的表现  学生语文能力差,归纳总结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学生识字率不高,错别字现象非常普遍。如“自己”写成“自已”,“办公室”写成“办工室”,“专心”写成“钻心”等。  (二)学生词汇贫乏,特别是对近义词把握不准确,不能举
历史教学资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载体,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历史教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益的基础。  一、教学资源的概念  教学资源,一般是指在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所能运用到的各种资源,包括学科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中能运用到的各种信息传播资源。教学素材是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材料,如用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