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园林发展历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武汉市的城市园林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园林发展的历程及演化特点。受到学科发展和历史原因,关于武汉园林的研究较少,研究的时间范围较小,类型专一,缺乏园林发展的整体性研究;当前武汉园林建设受“欧美设计”、“国际风”影响,缺乏对历史必要传承,园林特色正在逐步消失。在历史资料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现场调研、比较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参照武汉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特征,将园林发展历程分为六大阶段,结合实例的考察和分析,对不同历史时段园林的总体特征及不同类型园林发展特征展开初步研究,期望对武汉园林研究具有一定的补白作用,同时为城市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园林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模仿和改造,因此本文的研究从武汉地质形成开始,依据城市发展的特点,将武汉园林发展划分为:原始环境形成期(东汉及以前)、园林生成期(东汉末年至隋唐)、传统园林发展期(宋元至明中期)、传统园林鼎盛期(明中期之清中后期)、传统园林转型期(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现代园林发展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大时期,根据各时期的造园实例得出武汉园林发展演变特征:从发展规模上,受到城市规模直接影响在明清以前园林营造活动低迷,明清至近代造园活动开始兴盛,新中国建立之后武汉园林开始全面发展规模空前。从园林类型发展来看,宗教园林和公共园林是武汉园林中历史最悠久的,私家园林和书院园林的发展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国年间,而现代城市公园则是源于民国初年,于改革开放之后达到公园建设高潮。从园林形式变迁看,传统园林遵循着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风格,融合了江南园林的典雅与北方园林的大气;近代园林继承了传统园林的高远旷达,同时吸收了西方造园的手法和元素,兼容并蓄形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园林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汉园林形式经历苏联功能主义的简洁、80年代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探索以及90年代之后“国际浪潮”之下的形式同质化。最后本文总园林规划和设计两个层面分别提出武汉园林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参与式教师培训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典型的教师培训模式。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促进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的提升已经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数量和机动车保有量都在不断增加,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与交通拥堵相伴而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不利因
2009年,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物流作为十大产业之一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认可。随着我国对物流行业的日益重视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我国许多城市
铁峰山2号隧道是万开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横穿铁峰山山脉,隧道长约6km,最大埋深约750m,隧址区主要地质构造为铁峰山背斜,该隧道是第一座横穿铁峰
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高效、低碳、可再生的新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秸秆类物质作为一种数量庞大、价格低廉、获取容易的农业废
译者主体性,其最突出的特征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以及语言层面上的翻译美学再创造,也体现为对翻译文本、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担任着翻译
本文以作者创业三年的环保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企业成长阶段理论的架构下,尝试运用多种理论及分析工具,对U环保公司的发展战略与融资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本文对企业成长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界人员流动和各种形式的人员交往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国际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涌现、局部冲突的此起彼伏、社会治安状况的不稳定以及自然灾害等天
本文基于润湿平衡法和铺展面积法分别开发了一台润湿性测试仪。其中基于润湿平衡法的仪器主要用于测试常规焊料的润湿性,仪器使用PC集成控制,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应用程序,并通
改革丌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创造了“增长的奇迹”。然而,随着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即收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