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尺度纳米线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razy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元件与机械设备的日益小型化,纳米线作为理想的一维体系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量子限制效应与表面效应,纳米线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宏观固体的新奇物理、化学特性,这些新奇特性在直径约3 nm以下的原子尺度的纳米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实验上高分辨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已经观察到一些奇特的纳米线结构,而采用机械控制断裂结方法测量纳米线电导时,人们提出了壳层效应来解释碱金属和贵金属纳米线的稳定结构。已有的实验与理论结果都表明纳米线的结构对于理解它们的物理行为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实验精度,还不可能精确给出纳米线结构的原子图像,而理解纳米线稳定结构的形成机制与其物理性质、壳层效应之间的关联也有待进一步探讨。本论文将经验方法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相结合,对具有代表性的碱金属Na、贵金属Ag和半导体化合物ZnO纳米线的结构、稳定性、电子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理论研究成果:将基于经验势的遗传算法全局搜索和密度泛函理论局域优化相结合,考察了Na纳米线的壳层结构和电子性质。我们获得了晶状和螺旋两组相互竞争的纳米线结构序列,观察到“基于壳层”和“基于晶面”两种纳米线生长机制。前者对所有纳米线都适用,而后者只出现在晶状线中。对于较细的纳米线,螺旋结构较晶状结构在能量上更有优势,而当直径增大时,所有纳米线都向体结构转变。量子电导的计算分析表明,纳米线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从电子壳层向原子壳层的转变,与实验观测相一致。理论结果全面、系统地给出了原子尺度Na纳米线壳层结构生成的物理机制和对应的电子性质。用遗传算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Ag纳米线的结构演化和物理性质。由于银材料本身的特点,在Ag纳米线中出现了一些奇特的结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Ag纳米线遵循基于(111)晶面的生长机制。特别是在理论上率先指出了Ag纳米线生成过程中的晶状新奇结构。对Ag纳米线杨氏模量的计算表明,表面重构对于纳米线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电导分析给出的纳米线中电子壳层向原子壳层的转变特征同实验符合得很好。说明了纳米线的结构特征对于理解其物理、力学性质十分重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寸[0001]ZnO纳米线的{0110}侧面进行化学修饰(存在悬挂键、完全氢钝化、部分氢钝化、完全氟化)时所引起的纳米线电子性质的变化情况,在理论上系统分析了表面氢钝化导致的ZnO纳米线中金属-半导体转变机制。具体结果表明,在部分氢钝化条件下,即纳米线的侧表面只有氧原子被氢饱和时,纳米线表现为金属性;而在其余三种情形下,纳米线均为半导体。尽管量子限制效应导致纳米线具有比较大的带隙,但表面化学修饰对ZnO纳米线电子结构的影响更加强烈,纳米线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与修饰原子的种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自动控制技术是农业机械化的核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优势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我国的农业
在国内青年旅舍迅速发展并呈现本土化特点的背景下,以拉萨平措康桑国际青年旅舍为例,选取中文热门旅行网站的网络点评为研究样本,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软件分析,挖掘西藏青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器件的特征尺寸已经进入到纳米尺度。纳米器件由于其新颖的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新型器件。然而,纳米器件的极
当今世界,纳米科技作为一个涉及众多领域的前沿性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已经将其纳入21世纪发展战略之中。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作为纳
磁控溅射作为最广泛使用的镀膜方法之一,具有样品均匀性和可重复性较好、可方便掺杂以调节薄膜成分等许多优点。另一方面,倾斜沉积法(GLAD)通过束流大角度地倾斜入射引起阴影效应
民族主义是近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民族主义既是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也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实践,因而注定会对近现代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民族主义催生了现代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担保制度应综合考虑担保机制的正负面效应,运用各种制度资源,对担保市场的不同领域进行分类调整。对传统互助性担保领域,应主要通过民法担保制度进行调整
介孔SiO2材料因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较大孔容及孔径可调,成为多相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纯硅介孔材料骨架为非晶态,骨架没有缺陷位,呈电中性,纯硅介孔材料无酸性位,没有
研究了宁波市PM10、PM2.5中无机阴离子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M10中Cl-为1.00μg/m3,具有较明显的海洋特征,SO24-、NO3-离子浓度为9.90、3.70μg/m3;Cl-主要存在于粒
从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对于软岩巷道支护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到了80年代,我国在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上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在这种情况下,